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驼绒藜属牧草种子生物学特性、种子生产技术及基地建设

文献类型:成果

主要完成人易津 ; 阿拉塔 ; 乌仁其木格 ; 郝文俊 ; 王学敏 ; 库尔班•尼扎米丁 ; 谷安琳 ; 于斌 ; 宝音贺希格 ; 徐军 ; 王六英 ; 贺俊英 ; 张力君 ; 韩冰 ; 刘海英 ; 雷雪峰 ; 刘锦 ; 哈斯其其格 ; 国振杰 ; 张艳红 ; 郑楠 ; 陈峰
获奖日期2004
关键词驼绒藜
学科主题草业科学
中文摘要该项研究针对具有广泛开发利用前景的驼绒藜属牧草种子存在的寿命短,易于劣变等问题进行了种子生物学特性的系统研究,包括种子的发育、萌发、贮藏、活力、营养代谢和激素调节、抗逆性以及遗传差异等;探索了驼绒藜属植物“短命种子”的发育规律和劣变机理,提出的种子超干燥贮藏技术具有创新性;首次系统研究并提出的驼绒藜属种子生产和贮藏技术体系,可提高种子产量3~5倍,延长种子寿命1~2年,秋季种苗移栽定植技术成活率达80%以上,比传统技术提高50%以上;建立了华北驼绒藜人工种子生产基地1000亩、天然种群原种基地2000亩,年产种子15吨,对恢复和保护利用驼绒藜属植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7388]  
专题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2010年以前数据)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易津,阿拉塔,乌仁其木格,等. 驼绒藜属牧草种子生物学特性、种子生产技术及基地建设. . 200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