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连云港藤花落遗址消亡成因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李兰 ; 朱诚 ; 姜逢清 ; 赵泉鸿 ; 林留根
刊名科学通报
出版日期2008
期号S1
关键词藤花落遗址
ISSN号0023-074X,CN 11-1784/N
中文摘要根据14C测年、有孔虫和轮藻等微体古生物鉴定、以及Rb和Sr含量测定、磁化率、粒度沉积相分析得出以下新发现,即:在藤花落遗址末期地层及其上覆地层中均未发现任何与海相环境有关的有孔虫,在07LTT1探方中发现25颗淡水环境的左旋目轮藻.其中,龙山文化晚期地层之上的第2层有22颗;在两处探方龙山文化晚期地层之上的第2层还发现5颗植物种子及41粒真菌孢子,同时发现大量碳化根孔、植物种子外壳和根茎等;另发现,藤花落遗址末期地层和其上方的文化间歇层沉积物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呈明显的河流沉积三段式曲线;藤花落遗址消亡之时该处两个探方地层Rb/Sr值均较高.以上均可表明,藤花落遗址的消亡与海侵无关,4.2kaBP左右龙山晚期文化应是在经历较长期的陆地水患事件后才彻底被毁灭的.
学科主题地质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10-20
源URL[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4747]  
专题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2010年以前数据)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兰,朱诚,姜逢清,等. 连云港藤花落遗址消亡成因研究[J]. 科学通报,2008(S1).
APA 李兰,朱诚,姜逢清,赵泉鸿,&林留根.(2008).连云港藤花落遗址消亡成因研究.科学通报(S1).
MLA 李兰,et al."连云港藤花落遗址消亡成因研究".科学通报 .S1(2008).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