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罗布泊西岸地区河湖地貌特征及其成因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夏训诚 ; 赵元杰 ; 王富葆 ; 曹琼英 ; 魏立涛 ; 宋艳 |
刊名 | 干旱区地理
![]() |
出版日期 | 2008 |
期号 | 4 |
关键词 | 罗布泊 |
ISSN号 | 1000-6060,CN 65-1103/X |
中文摘要 | 罗布泊西岸地区的塔里木河谷地貌带的第一道天然堤形成时间应有数百年,第二道天然堤与一道之间间隔时间较长,但也至少在100-200年以上,三、四道天然堤的形成时间应属近代。小河古湖积平原在2 000 a BP前后,环境有所好转,1 700 a BP前后环境又恶化。罗布沙漠西缘风沙地貌带是近代罗布沙漠不断向西推移,使原先的河湖冲积平原地表被沙丘覆盖形成风沙地貌。罗布泊湖积台地以楼兰故城一带分布最广,地面切割深度一般在6 m左右。孔雀河三角洲前缘的孔雀河末端河道似具有由南向北迁移的特点,第一期古河道可形成于2 000 a BP,第二和第三期古河道应形成于2 000 a BP前后,第四期古河道形成于20世纪20-50年代。河湖地貌过程与罗布泊环境变迁密切相关。近代罗布泊可分东湖和西湖两部分,其间被高3~5 m由北向南延伸的半岛相隔。罗布泊东湖早在3 000 a BP前后就已干涸,罗布泊西湖干涸的时间可能也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 |
学科主题 | 地质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0-10-20 |
源URL | [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5333] ![]() |
专题 |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2010年以前数据)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夏训诚,赵元杰,王富葆,等. 新疆罗布泊西岸地区河湖地貌特征及其成因[J]. 干旱区地理,2008(4). |
APA | 夏训诚,赵元杰,王富葆,曹琼英,魏立涛,&宋艳.(2008).新疆罗布泊西岸地区河湖地貌特征及其成因.干旱区地理(4). |
MLA | 夏训诚,et al."新疆罗布泊西岸地区河湖地貌特征及其成因".干旱区地理 .4(200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