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降水分布型及其40多年来的变化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姜逢清 ; 李珍 ; 杨跃辉 |
刊名 | 干旱区研究
![]() |
出版日期 | 2006 |
期号 | 1 |
关键词 | 降水分布型 |
ISSN号 | 1001-4675,CN 65-1095/X |
中文摘要 | 使用乌鲁木齐站1961-2003年的月降水值,分析了降水的年分布型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年降水距平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并计算了对应于R+1.17σ、R+0.33σ,R-0.33σ和R-1.17σ的值,以分析该年份是否为很干、干、正常、湿和很湿的年份。对年内暖半年和冷半年的降水分布型及其趋势也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年降水显示出了增加趋势,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最为明显;冷暖2个半年的降水也都呈增加趋势。60年代和70年代早中期,干旱和很干旱年份出现频率很高,此后湿润和很湿润年份的数量显著增加。过去40多年里,冷暖2个半年可能出现的25种降水分布型中出现了20种。其中,以下7种出现频率最高:(a)干旱冷半年-很干暖半年的年份;(b)干旱冷半年-干旱暖半年的年份;(c)干旱冷半年-正常暖半年的年份;(d)正常冷半年和正常暖半年的年份;(e)湿润冷半年和干旱暖半年的年份;(f)湿润冷半年和湿润暖半年的年份;(g)很湿润冷半年和湿润暖半年的年份。分布型(a),(c),(d),(g)具有相同的频率(9.3%),而分布型(b),(e),(f)具有约7%的频率。降水的增多和分布型转向湿润对区域环境建设会产生明显的正面影响。 |
学科主题 | 气候学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0-10-20 |
源URL | [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5499] ![]() |
专题 |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2010年以前数据)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姜逢清,李珍,杨跃辉. 乌鲁木齐降水分布型及其40多年来的变化[J]. 干旱区研究,2006(1). |
APA | 姜逢清,李珍,&杨跃辉.(2006).乌鲁木齐降水分布型及其40多年来的变化.干旱区研究(1). |
MLA | 姜逢清,et al."乌鲁木齐降水分布型及其40多年来的变化".干旱区研究 .1(200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