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河中下游近40年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朱磊 ; 罗格平 ; 陈曦 ; 许文强 ; 冯异星 ; 郑青华 ; 王继燕 ; 周德成 ; 尹昌应 |
刊名 | 地理科学进展
![]() |
出版日期 | 2010-10-20 |
期号 | 3 |
关键词 | 伊犁河中下游 |
ISSN号 | 1007-6301,CN 11-3858/P |
中文摘要 | 针对跨界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信息十分有限,无法满足对环境变化评估需要的现状,本文以跨界流域——哈萨克斯坦境内伊犁河中下游为研究区,利用20世纪70年代的MSS、90年代的TM、2000年和2007年的ETM卫星遥感影像,采用目视解译与决策树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可较高精度提取研究区LUCC的时空信息,通过一套数理统计模型,定量分析了区域LUCC的过程和趋势。近40年来,高覆盖度林草地、中覆盖度林草地和耕地始终是伊犁河中下游地区所占比例最大的3种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整个研究时段内,耕地、水库坑塘和未利用地先增加后减少,其中耕地总体呈现减少的趋势,但减少幅度逐渐减小,水库坑塘和未利用地面积总体趋于增加。高覆盖度林草地和河流呈现出持续减少的态势,而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中覆盖度林草地、湖泊和沼泽先增加后减少,总体呈现增加趋势。低覆盖度林草地经历了减少—增加—减少的变化过程,总体呈现减少趋势。耕地和林草地相互转换频繁,其中耕地与高覆盖度林草地之间的转换和高、中覆盖度林草地之间的转换为区域内最主要的四种变化类型。1970-2007年间,伊犁河中下游地区土地利用始终处于准平衡状态,但有向不平衡状态发展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卡普恰盖水库的建立和90年代初期的政策变化改变了原有变化的随机性和平稳性,使区域内相关土地利用/覆被发生显著变化。 |
学科主题 | 在农业、林业上的应用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0-10-20 |
源URL | [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7003] ![]() |
专题 |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2010年以前数据)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朱磊,罗格平,陈曦,等. 伊犁河中下游近40年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J]. 地理科学进展,2010(3). |
APA | 朱磊.,罗格平.,陈曦.,许文强.,冯异星.,...&尹昌应.(2010).伊犁河中下游近40年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地理科学进展(3). |
MLA | 朱磊,et al."伊犁河中下游近40年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地理科学进展 .3(2010).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