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早期鱼类演化的热点区域:环北部湾陆上盆地古近纪鱼化石研究成果与展望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陈耿娇1; 刘娟2; 张弥曼3 |
刊名 | 科学通报
![]() |
出版日期 | 2018 |
卷号 | 063期号:027页码:2863 |
ISSN号 | 0023-074X |
英文摘要 | 环北部湾新生代的鱼化石在20世纪曾有过少量研究.自2002年以来,本文作者等在广西宁明、南宁、百色、广东茂名、三水及海南长昌等环北部湾陆上盆地的古近纪地层中采到了一批鱼化石,并对其中一些做了初步的研究.本文旨在对已有的成果和进展做概览,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导向做些探讨.总的来说,本区域古近纪鱼群包括软骨鱼类的鲨鱼类(Selachii,Elasmobranchii),硬骨鱼类的骨舌鱼目(Osteoglossiformes)、鲱超目(Clupeomorpha)、鲤形目(Cypriniformes)、鲇形目(Siluriformes)和鲈超目(Percomorpha)等.鱼化石数量和种类丰富,中生代鱼类的典型代表的孑遗类群(埃笠姆鲱目Ellimmichthyiformes)与新生代新兴、分异的主要类群(鲤形目)并存,几乎涵盖了新生代非海相鱼类所有主要类群的早期代表.值得注意的是,本区域且区域内各盆地的鱼群均以鲤形目为主,是目前世界上古近纪鲤形目化石科一级类群最集中、最丰富的区域.三水盆地古新统心组的江汉鱼科Jianghanichthyidae三水江汉鱼Jianghanichthys sanshuiensis、茂名盆地始新统油柑窝组的鲤科Cyprinidae茂名始原鲤Eoprocypris maomingensis、和南宁盆地渐新统邕宁组的鳅科Cobitidae南宁鳅Cobitis nanningensis分别是各科最早期的化石记录,代表着鲤形目主要分支的分异时间和早期形态.再者,含鱼化石地层的年代从古新世晚期延续至渐新世,除鲤形目和骨舌鱼目外的其他几类鱼可生活于海水和淡水,这几类鱼化石的研究将为判断当时是否存在过海侵提供鱼化石证据,为研究鱼类区系与环境协同演化提供理想的条件.综上,环北部湾陆上盆地无疑是新生代淡水鱼类区系起源与演化的热点区域(evolutionary hotspot),深入研究本区域古近纪鱼群将为诠释现代鱼类区系的形成、有关类群的起源演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古动物地理学和古环境提供重要的化石证据. |
语种 | 英语 |
源URL | [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10558]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广西自然博物馆 2.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 3.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陈耿娇,刘娟,张弥曼. 新生代早期鱼类演化的热点区域:环北部湾陆上盆地古近纪鱼化石研究成果与展望[J]. 科学通报,2018,063(027):2863. |
APA | 陈耿娇,刘娟,&张弥曼.(2018).新生代早期鱼类演化的热点区域:环北部湾陆上盆地古近纪鱼化石研究成果与展望.科学通报,063(027),2863. |
MLA | 陈耿娇,et al."新生代早期鱼类演化的热点区域:环北部湾陆上盆地古近纪鱼化石研究成果与展望".科学通报 063.027(2018):286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