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和洞古人类头骨面貌的三维虚拟复原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税午阳1; 吴秀杰2 |
刊名 | 科学通报
![]() |
出版日期 | 2018 |
卷号 | 063期号:008页码:745 |
ISSN号 | 0023-074X |
英文摘要 | 2011年福建漳平发现的距今1万年左右保存完整的"奇和洞人"头骨(附下颌骨)化石,因兼有更新世晚期人类和全新世南、北方居民的混合体质特点而备受关注,为探讨华南地区新石器早期人类的体质特征和人群的迁徙、扩散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采用高分辨率CT对奇和洞人的头骨及下颌骨进行了扫描和三维重建,根据其不同于现生人的超长的脑颅、较大的颅容量、高而狭窄的面部、宽阔而低矮的鼻部和长而低矮的眼眶,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回归和面貌统计形状模型约束的颅面交互复原方法,实现了奇和洞人生前面貌的三维虚拟复原.依据三维复原面貌并结合美工绘画技巧,生动形象地再现新石器早期人类的脑颅及面部的形态特征.此项技术为古人类颅面复原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参考资料. |
语种 | 英语 |
源URL | [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12353]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北京师范大学 2.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税午阳,吴秀杰. 奇和洞古人类头骨面貌的三维虚拟复原[J]. 科学通报,2018,063(008):745. |
APA | 税午阳,&吴秀杰.(2018).奇和洞古人类头骨面貌的三维虚拟复原.科学通报,063(008),745. |
MLA | 税午阳,et al."奇和洞古人类头骨面貌的三维虚拟复原".科学通报 063.008(2018):74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