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哺乳动物群的时代与古环境探讨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 作者 | 董为1; 傅仁义2; 黄慰文1
|
| 刊名 | 科学通报
![]() |
| 出版日期 | 2010 |
| 卷号 | 000期号:014页码:1376 |
| ISSN号 | 0023-074X |
| 英文摘要 | 1981—2007年在辽宁省海城小孤山遗址进行了5次考古发掘,共出土哺乳动物化石40个种.对小孤山动物群组成成分的分析及与其他相关动物群的比较显示,小孤山动物群与山城子、古龙山和榆树动物群最相似,是典型的北方区系的动物群.根据小孤山动物群的组成、所含绝灭种类与古老种类的比例等方面综合判断,其生存的时代范围应在晚更新世的中-晚期之内,其中包括MIS4阶段.小孤山动物群生存的时代以温带气候为主,但受末次冰期的影响气温偏低.当时的环境整体偏潮湿,有较多的森林以及局部的水域、沼泽和草原.这种环境具备足够的食物与水的资源,适宜史前人类在温暖季节来到这里栖息.而寒冷期的M/S4阶段或可以驱使史前人类南迁,或激发他们发展用火技术. |
| 语种 | 英语 |
| 源URL | [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13522] ![]()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2.沈阳师范大学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董为,傅仁义,黄慰文. 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哺乳动物群的时代与古环境探讨[J]. 科学通报,2010,000(014):1376. |
| APA | 董为,傅仁义,&黄慰文.(2010).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哺乳动物群的时代与古环境探讨.科学通报,000(014),1376. |
| MLA | 董为,et al."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哺乳动物群的时代与古环境探讨".科学通报 000.014(2010):137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