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陇中盆地会宁关公滩剖面磁性地层年代学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吴百灵1; 邓成龙1; 孔艳芬1; 刘素贞1; 孙蕗1; 李仕虎1; 葛俊逸2; 王元2; 金昌柱2; 朱日祥1 |
刊名 | 地球物理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8 |
卷号 | 061期号:004页码:1390 |
ISSN号 | 0001-5733 |
英文摘要 | 本文对陇中盆地会宁含小哺乳动物化石的关公滩剖面河湖相沉积序列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磁学和磁性地层学研究,磁化率各向异性结果表明关公滩剖面沉积物记录了典型的原生沉积组构,沉积物沉积以后几乎没有受到后期的扰动.最大磁化率主轴方向与现今的古水流流向基本一致,表明区域西高东低的地貌至少在中更新世早期已经形成.磁滞回线、等温剩磁获得曲线的矫顽力谱分析、三轴等温剩磁退磁曲线等岩石磁学结果显示:关公滩剖面河湖相沉积物的磁性矿物有磁铁矿、磁赤铁矿和赤铁矿,其中磁铁矿和赤铁矿是主要的剩磁载体,但其特征剩磁载体以赤铁矿为主.系统退磁结果显示,在大部分样品中,磁铁矿和赤铁矿均记录了几乎相同的特征剩磁的方向,整个剖面呈现单一的正极性.另外,关公滩剖面底部河湖相沉积物中产出丰富的小哺乳动物牙齿化石,经初步研究包括复齿鼠兔(Ochotonoides complicidens)、丁氏鼢鼠(Myospalax tingi)、方氏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变异仓鼠(Cricetinus varians)、大林姬鼠(Cricetinus varians)、复齿旱獭(Marmota complicidens)等六个种类,其中丁氏鼢鼠和复齿鼠兔是相对原始的种类,其时代跨越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早期,其他都是我国北方中、晚更新世常见的种类,该小哺乳动物化石组合性质表明其时代很可能为中更新世早期.因此,综合磁性地层学和小哺乳动物生物年代学结果,关公滩剖面记录了布容正极性时的沉积,剖面底部堆积及其哺乳动物群的时代应为中更新世早期. |
语种 | 英语 |
源URL | [http://119.78.100.205/handle/311034/16061]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吴百灵,邓成龙,孔艳芬,等. 甘肃陇中盆地会宁关公滩剖面磁性地层年代学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2018,061(004):1390. |
APA | 吴百灵.,邓成龙.,孔艳芬.,刘素贞.,孙蕗.,...&朱日祥.(2018).甘肃陇中盆地会宁关公滩剖面磁性地层年代学研究.地球物理学报,061(004),1390. |
MLA | 吴百灵,et al."甘肃陇中盆地会宁关公滩剖面磁性地层年代学研究".地球物理学报 061.004(2018):1390.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