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处理器的程序设计环境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吴佳骏; 叶寒栋; 刘弢; 周峰; 包斌; 吴承勇 |
刊名 | 信息技术快报
![]() |
出版日期 | 2005-11-16 |
卷号 | 3期号:11页码:17 |
英文摘要 | 互联网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据统计,从1969年到1997年的18年中,网络中的主机数量每15个月就翻一番。而后随着密集波分复用(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DWDM)技术的应用,网络带宽的价格大幅降低,流量的增长速度提高到每6个月翻一番。同时,各种新的业务和新的协议也不断出现,如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MPLS)、支持不同传输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QoS)、防火墙(Firewall)、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 VPN)、以及下一代网络层协议IPv6等。网络的快速发展不断对作为网络基础设施的各种系统(如路由器、交换机等)从性能和灵活性两方面提出新的需求。受这种变化的需求驱动,网络系统的架构也一直在不断演变。早期的低速局域或广域网中的路由器基于通用CPU,采用软件方式实现。这种实现方式能够满足对系统灵活性的要求,但随着网络速度的提高,无论是CPU处理能力还是其基于总线的结构,都不能满足对系统性能的要求,因而逐渐被基于高速ASIC和专用交换结构的高性能路由器所替代。但基于ASIC的实现灵活性又很差,而且设计周期长,成本高,因此仍然不是一种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以及基于网络处理器的系统架构作为一种兼具高性能和灵活性的解决方案被提出来。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0-02-05 |
源URL | [http://ictir.ict.ac.cn/handle/311040/174] ![]() |
专题 | 信息技术快报_2005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吴佳骏,叶寒栋,刘弢,等. 网络处理器的程序设计环境[J]. 信息技术快报,2005,3(11):17. |
APA | 吴佳骏,叶寒栋,刘弢,周峰,包斌,&吴承勇.(2005).网络处理器的程序设计环境.信息技术快报,3(11),17. |
MLA | 吴佳骏,et al."网络处理器的程序设计环境".信息技术快报 3.11(2005):1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计算技术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