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江豚种群衰退机理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梅志刚 ; 郝玉江 ; 郑劲松 ; 王克雄 ; 李松海 ; 王丁 |
刊名 | 生命科学
![]() |
出版日期 | 2011 |
期号 | 5 |
关键词 | 长江江豚 衰退机理 种群生态学 生物声学 种群遗传学 |
ISSN号 | 1004-0374 |
中文摘要 | 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iaeorientalis)是生活于我国长江中下游的一种独特的淡水小型鲸类,1996年被收录为IUCN濒危物种。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其种群数量呈快速下降趋势。数据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种群下降速率约为每年6.3%。2006年考察发现长江干流中其种群数量少于1 200头,与15年前相比减少了50%以上。为了深入了解造成长江江豚种群快速衰退的机理,课题组从种群生态学、生物声学和种群遗传学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综述了该项目的研究进展,并对下一步的研究计划进行了展望。相关研究不仅能促进长江江豚保护生物学理论的发展,也有助于深化对白鱀豚衰退和灭绝过程的反思,并为其他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的保护提供理论借鉴。 |
收录类别 | CSCD |
资助信息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30018);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7CB411600) |
语种 | 中文 |
CSCD记录号 | CSCD:4208916 |
公开日期 | 2011-11-09 |
源URL | [http://ir.ihb.ac.cn/handle/342005/15977] ![]() |
专题 | 水生生物研究所_水生生物多样性与资源保护研究中心_期刊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梅志刚,郝玉江,郑劲松,等. 长江江豚种群衰退机理研究进展[J]. 生命科学,2011(5). |
APA | 梅志刚,郝玉江,郑劲松,王克雄,李松海,&王丁.(2011).长江江豚种群衰退机理研究进展.生命科学(5). |
MLA | 梅志刚,et al."长江江豚种群衰退机理研究进展".生命科学 .5(2011).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生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