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根际区化感化学物质对小麦养分吸收的影响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袁光林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1995-07-01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孙思恩
关键词化感作用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养分吸收 生物试验 土 壤脲酶 GC—MS分析
学位专业生态学
中文摘要本文研究了小麦根际区化感物质的来源,化感物质对小麦幼苗吸收养分及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小麦根际其土壤中的化感物质主要是由根区微生物本身及其分解小麦残体(秸秆)的过程中产生的。化感物质的产生在小麦秸秆分解的第一天和第二周达到高峰,四周以后基本不再产生化感物质.经GC-Ms鉴定并根据生物试验结果,新鉴定的化感物质育:对叔丁基苯甲酸,苯乙酸,苯丙酸,邻甲酚,间甲酚,二甲基戊酸,戊酸等.选取对叔丁基苯甲酸(BA),阿魏酸(FA),苯甲醛(BH),研究了这三种化感物质对小麦幼苗吸收N、P、l【和脲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化感物质对土壤脲酶活性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其中对叔丁基苯甲酸的刺激作用最强.高浓度(o.5∥L)化感物质存在下,小麦幼苗对N03一N的吸收,FA,BH,BA的处理分别只有对照的58%,50%,53%;对NH4一N的吸收则分别只有对照的42% ,19%和33%;对P04-P的吸收,FA,BH,BA分别抑制了54%,79%,90%;对斛的吸收则分别抑制了17%,44.5%和17%.对三种他感物质混合的联合作用分析(Joint action analysis)结果表明:当三种物质混合后,对K+的吸收有一定的拮抗作用,而对P04-P的吸收则有微弱的协同作用。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09-20
源URL[http://159.226.240.226/handle/311016/974]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袁光林. 根际区化感化学物质对小麦养分吸收的影响[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1995.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