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在水体、沉积物界面吸附行为的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赵武善 |
学位类别 | 硕士 |
答辩日期 | 1995-07-01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授予地点 | 北京 |
导师 | 叶常明 |
关键词 | 水体/沉积物界面 吸附速率常数 邻苯二甲酸酯 吸附常数 解吸速率常数 |
学位专业 | 分析化学 |
中文摘要 | 本文对三种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I]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在水体/沉积物界面(0-20cm表层底泥)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取得如下主要成果: 1.在具有渗漏过程的水体中,分别用平衡法和柱法测定了三种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在北京小清河底泥的吸附常数。其中平衡法测得三种化合物的吸附常数分别为16。79,24.55,1 2 3.0;柱法所得的结果分别为13.80,1 9.05,107.2。结果表明,DMP,DEP,DBP在水/沉积物界面的吸附能力随着三种化合物的分子量增大,水溶僻度的减小而增强。在平衡吸附法研究中同时考察了DMP在不同有机碳含量沉积物上吸附行为的变化, 实验测得DMP在小清河底泥(foc=4. 30% ), 白洋淀底泥(foc=2.33%)的吸附常数分别为1 6.79,4.898。结果表明DMP的吸附系 数随着沉积物有机碳含量的增大而增大,说明有机物和沉积物有机质的相互作用是吸附现象的根本原因。在柱吸附实验中,通过改变柱流速,考察了吸附过程的非平衡对污染物传输的影响。 2.在渗漏过程可忽略的水体中,运用二室模型分别测定了苯酚、DMP、DEP、DBP四种化合物在静止水体和流动水体中水/沉积物界面的吸附和解吸速率常数。实验测得静止水体中四种化合物的吸附速率常数分另lJ为1.14×1 0—2 ml/cm2.h,2.48×1 0-2 ml Icrn2.h,3.57×1 0-2ml/cm2.h,7.27×1 O-2ml/cm2,h:解吸速率常数分别为1.25×1 0-41/h,5.12×10-41/h,7.54×10—41/h,1.27×10一j1/h;在流动水体中测定的吸附速率常数分别为9.04×10-2ml/cm2.h,2.79×10—lml/cm2.h,3.28 x 10—lml/cm2.h,4.96×10一lmlIcm2.h:解吸速率常数分别为2.4×10一j1/h,2.29×10一j1/h,3.10×10一j1/h,1.1 6×10—j1/h。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四种化合物的吸附速率常数随着有机物憎水性的增强而增大,通过比较静止水体和流动水体中所测得的动力学常数,发现前者比后者约低一个数量级,进一步证实了水/沉积物界面扩散阻滞层的存在。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1-09-20 |
源URL | [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978] ![]() |
专题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中国科学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赵武善.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在水体、沉积物界面吸附行为的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199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