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杆还田后土壤中氮的矿化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王威 |
学位类别 | 硕士 |
答辩日期 | 1998-06-26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授予地点 | 北京 |
导师 | 祝心如 |
关键词 | 秸杆还田 氮矿化 |
学位专业 | 环境化学 |
中文摘要 | 在当今的农业生产中,随着农作物单产的增加,作物的秸杆量也大量增加。作为一种有机肥料,如何有效利用秸杆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在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的氮肥的低下的利用率造成了农业生态系统中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资源的浪费。为了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土壤中氮素的损失,秸杆还田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主要对麦秸还田后,二匕壤中氮矿化的规律作了研究。鉴于麦秸在土壤中会发生腐解及产生酚酸类的化合物。因此,文中对麦秸在土壤中的腐解过程和酚酸对土壤中氮矿化的影响也作了讨论。 通过研究发现,麦秸在土壤中的腐解分为两个阶段,一个快速腐解阶段和一个缓慢腐解阶段。土壤中的肥料氮对其腐解速率有较大影响,但这仅限于麦秸的快速腐解时期。 土壤中氮的矿化分为两个阶段,一个净矿化阶段和一个净固持阶段。土壤中加入了麦秸之后,会引起土壤中矿质氮含量(Ⅻ瞰’.N+NO,’.N)的降低,但在氮的净固持阶段里,添加了麦秸的土壤的矿质氮减少量要低于未添加麦秸的::t:壤。这一阶段也正与麦秸的缓慢腐解阶段相I联系。从长远来看,混入了麦秸的土壤显示了较好的保持土壤中矿质氮的能力。 由于麦秸在腐解过程中会产生出多种酚酸类物质,本文选择了其中较常见的两种:阿魏酸和对羟基苯甲酸作了研究。研究表明,这两种酚酸对土壤中的氮矿化的趋势都有影响。在本实验的浓度下,它们都对土壤中的氮有固持作用,其中对羟基苯甲酸的作用要强于阿魏酸。但酚酸对氮矿化趋势的影响和麦秸对氮的矿化趋势的影响显著不同,这说明,麦秸影响土壤中氮矿化的真正原因,在短时间里,不会是因为这两种酚酸的产生造成的。 总之,通过文献调研和实验室研究得出:麦秸还田对土壤中的矿质氮的长期保持有着积极的意义。但麦秸腐解中产生的酚酸类物质对此有着怎样的作用,还不甚明了。对此的进~步研究应是有意义的。 |
学科主题 | 系统生态学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1-10-19 |
源URL | [http://159.226.240.226/handle/311016/1288] ![]() |
专题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大气环境科学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威. 秸杆还田后土壤中氮的矿化[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199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