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草胺和丁草胺在多介质环境中的分析检测,迁移吸附及光解和水解机理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郑和辉 |
学位类别 | 博士 |
答辩日期 | 2001-06-01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授予地点 | 北京 |
导师 | 叶常明 |
关键词 | 乙草胺 丁草胺 表面活性剂 检测方法 吸附 迁移 光解 水解 多介质环境 |
学位专业 | 环境科学 |
中文摘要 | 本文以我国目前使用量较大的除草剂乙草胺和丁草胺为典型污染物,结合表面活性剂, 腐殖酸和无机离子等为辅助污染物,以土壤,水等多介质环境为客观环境载体,组成多元复合体系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乙草胺和丁草胺在多介质环境中的迁移、吸附、光解和水解过程。 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有:(1)测定了丁草胺对水稻和稗草的选择性,水稻对丁草胺的耐药性约是稗草的12倍(以抑制芽长50%计),丁草胺对稗草起作用的主要部位是芽。(2)研究了水, 土壤和作物中乙草胺和丁草胺残留量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发现在京密运河河水中没有检出乙草胺和丁草胺。乙草胺和丁草胺在施用1个月后,土壤中乙草胺和丁草胺的残留低于或接近最低检测限。在作物和土壤中乙草胺和丁草胺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1 5和0.037mg/kg,在水中分别为0.004和O.009mg/kg。以C18柱固相萃取lOOmL地下水样品后, 用GC/MS测定了北京北面京密运河流域6个样品中的丁草胺和乙草胺的残留。在6个样品中均检出丁草胺残留,浓度在O.13—0.34 u g/L,5个样品中检出乙草胺残留,浓度在0.08—0.30 u g/L。(3)乙草胺和丁草胺的吸附 符合Freundlich等温线。利用土壤薄层层析法研究乙草胺和丁草胺在土壤中的移动性。乙草胺在土壤中的移动性与它在土壤中的吸附性呈负相关。除草剂在土壤中的移动性与它们的水溶解度的呈『F相关。以30mg/L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展丌剂,乙草胺在北京海淀土壤中的Rf的平均值分别为O.159和0.098。阴离子表面 活性剂能够促进农药在卜壤中的迁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阻碍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4)乙草胺和丁草胺在太阳光的作用下,降解缓慢,在试验的49天时『日J罩,太阳光解分别约20~24.5%和26~34.5%。乙草胺和丁草胺的光解主要是由于吸收小于280nm的紫外光而引起的。乙草胺和丁草胺在三种类型的水溶液|}1,降解速率表现为去离子水>河水>稻f={=I水,乙草胺在水溶液中的初浓度越高光解速率越慢。在碱性溶液和过氧化氢溶液能促进乙草胺的光解,空气饱和的溶液中的02对光解影响不明显。腐殖酸(HA),Fe3’,Mg2’或N02一对乙草胺光解有显著的阻碍作用。GC/MS鉴定发现,乙草胺至少有12个光解产物,丁草胺至少有1 1个光解产物。脱氯被认为是氯乙酰胺类除草剂在水中紫外光的照射下光降解反应的第一步。除草剂的羰基吸收一个光子,接着在Q一碳脱去氯原子,形成中f白J产物。中问产物继续进行羟化或环化过程,给出不同的光解产物。(5)在湿度80%的土壤中,丁草胺和乙草胺的光解深度都大于在无水条件下的光解深度。随土壤pH的增大,丁草胺在土壤中的光降解速率加快和光解深度加深。低浓度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促进丁草胺在土壤中的光解,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钱对丁草胺在土壤中的光解有阻碍作用。(6)研究了乙草胺和丁草胺在恒温25℃,不同的pH4,7,10的蒸馏水和河水中的水解动力学。酰胺类除草剂的水解反应属于一级反应。结果显示乙草胺和丁草胺在蒸馏水和河水中的不易水解,半衰期都在648天以上。H’有催化水解的作用。 |
学科主题 | 环境化学 |
公开日期 | 2011-11-03 |
源URL | [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1398] ![]() |
专题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中国科学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郑和辉. 乙草胺和丁草胺在多介质环境中的分析检测,迁移吸附及光解和水解机理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