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协调机制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罗祺姗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6-06-01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赵景柱 ; 邓红兵
关键词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 战略 协调机制 Economic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Coordination Mechanism
其他题名Study on coordination mechanism for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学位专业生态学
中文摘要"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国家发展战略。一方面,中国经济正按照既定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有计划、分步骤地不断向前发展,在经济领域取得了瞩目的发展成就;另一方面,面对经济发展过程中日益突出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中国政府已开始加速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分析这两大国家战略间的内在关系、探讨两者之间的协调机制,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从政府管理与组织实施、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国际合作以及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定性分析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取得的成果与进展;讨论了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程中,中国已经面临或即将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尤其是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的偏差、人均资源短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区域差异明显以及国际社会压力等因素给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这些制约因素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总目标和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论文讨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优先领域。 本论文构建了由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科教子系统组成的经济发展总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地评价了中国在1980-2000年间实施经济发展战略过程中,所取得发展成就和相对不足之处;运用固定增长率外推法,预测了中国在本世纪前50年经济发展战略的阶段性目标值,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DP)的目标值区间;并以此区间,分别在中上等收入国家和中下等收入国家选择了5个国家,作为比较对象,分析中国在未来50年实施经济发展战略中所具备的发展优势、面临的限制因素及实施重点领域。 在以上的分析、预测的基础上,本论文对比,并深入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间的内在关系。 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国情特点,有着一致的制订思路和战略实施重点,均重点突出了科学教育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目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关键阶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根本选择;在未来“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要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尤其是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必须依靠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发展。 这两大国家发展战略间亦存在着不协调之处,主要表现在决策机制、政绩评价、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主体的权、责、利关系不明确等方面。本论文从经济学、生态学和社会学角度,分析了这种不协调产生的根源,并探讨了这两大发展战略间的协调机制。认为在我国现阶段,要克服生态系统服务外部化问题、建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首先需要依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实施国家和地方可持续发展战略,其次需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综合决策机制,第三强化政府调控,发挥基础性作用,第四运用经济手段,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第五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 "
学科主题系统生态学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05-19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89]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罗祺姗.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协调机制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