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及其组合工艺在污泥预处理中的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阎鸿 |
学位类别 | 硕士 |
答辩日期 | 2010-05-01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授予地点 | 北京 |
导师 | 魏源送 |
关键词 | 微波 预处理 酸 碱 过氧化氢(H2O2)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s) microwave pretreatment acid alkali hydrogen peroxide (H2O2) nonylphenol ethoxylates (NPEOs) |
其他题名 | Comparative study on microwave and its combined processes as waste actived sludge pretreatments |
学位专业 | 环境工程 |
中文摘要 | 城市污水处理厂广泛采用活性污泥工艺。污泥作为污水生物处理的副产物,其处理设施投资与运行成本已成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沉重负担。为了削减剩余污泥对环境的污染、缩减其最终处置量、提高其资源化利用水平,关键途径之一就是污泥预处理,而作为新兴的污泥预处理技术,微波预处理技术愈益得到重视。 本文以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根据污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要求,通过试验研究和统计分析,考察和比较微波及其组合工艺(包括微波-酸、微波-碱、微波-过氧化氢)对剩余污泥预处理效果的影响,包括碳、氮、磷释放特性,预处理对污泥中内分泌干扰物质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s)及其代谢产物的去除效果和微波-碱-过氧化氢组合工艺的模拟优化,并以其模拟优化条件进行了预处理污泥回流的小试试验,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微波污泥预处理中试装置,最终取得了如下主要结论: 1)微波输入能量与污泥中TOC、TC、IC、TN、NH4+-N及TP的释放显著相关,污泥浓度对TOC、TC、TN、NH4+-N、TP及ortho-PO43-的释放具有重要影响,而微波功率仅与IC负相关,与上述其它指标均无关。 2)与单独微波处理相比,微波组合工艺可显著改善对污泥的预处理效果。微波-酸工艺可使处理后的污泥粒径显著增大,明显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脱水性;微波-碱处理后的污泥则沉降性恶化,极难脱水。微波-碱、微波-过氧化氢工艺对于溶出污泥中的含碳有机物、含氮物质效果较好;微波-酸、微波-过氧化氢组合工艺可促进污泥中磷的溶出,利于后续的污泥磷回收。 3)微波及其组合工艺预处理可促使污泥中长链NPEOs的EO链断裂、缩短,对NPnEOs(n≥3)的降解具有积极作用。但微波、微波-酸、微波-碱这三种预处理工艺对短链NPEOs与NP的分解较慢,极易发生累积。而微波-过氧化氢的协同处理方式对去除污泥中的NP、NPEOs均具有显著的效果,总去除率可达45%~66%。 4)微波-碱-过氧化氢预处理工艺的模型优化表明,在pH=11、H2O2/MLSS=0.2的条件下,该组合工艺不仅污泥溶胞效果好,而且可有效提高过氧化氢利用效率,减少其残留,降低成本。 |
学科主题 | 水处理工程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1-08-19 |
源URL | [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655] ![]() |
专题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水污染控制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阎鸿. 微波及其组合工艺在污泥预处理中的比较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