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镓、毛细管电泳分离金属硫蛋白和和色谱分离蛋白的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王文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1993-07-14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单孝全 ; 刘国诠
学位专业分析化学
中文摘要本文共由四章组成, 第一章又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固体样品进样技术中有关悬浮物进样所运用的样品前处理、样品制备及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对金属硫蛋白(MTs)的结构、 生理功能及分离测定方法做了综述, 其中对毛细管电泳法的发展历史, 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第三部分对固定金属离子亲和色谱(IMAC)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应用作了详尽的介绍。
第二章建立了用电热原子化法, 悬浮物进样, 镍作基体改进剂测定煤及煤飞灰中镓的方法。在加入基体改进剂镍后, 镓的积分吸收值提高了2.4 6倍, 同时镍的加入使悬浮物中的镓及标准溶液中的镓的原子化曲线形状相同。这样, 可以用水相标准溶液的标准曲线对煤及煤飞灰的悬浮物样品中的镓定量校正。这种方法用来测定真实样品中的镓结果令人满意, 悬浮物进样测得的数据与标准值或通过高压分解法测得的数据彼此符合得很好。 对于煤及煤飞灰中浓度在1.06—59.7 u g g。之间的镓, 十次重复测定的标准偏差在2.1—6.0%之间。
第三章以应用未经涂层处理的弹性石英毛细管的毛细蕾区带电泳(Cap i l l ar y zone e l ec tr ophe r os i sI CZZ) 分离金属硫蛋白(Me ta l l oth i one in s,MTs)的两个异构体。 研究了不同种类的缓冲液, 缓冲液的pH值, 缓冲液的浓度, 选用的电压, 毛细管的柱温等操作条件对MTs的分离效果的影响。在最佳操作条件下, 纯兔肾中金属硫蛋白的两个异构体能被很好的分离。而对于动物肾脏样品, 由于那些比金属硫蛋白大的蛋白质在管壁上的吸附作用, 金属硫蛋白难以被检测到,在肾脏样品中加入的标准金属硫蛋白也未回收。
第四章将Cu(I I)离子通过亚氨基二乙酸基团与高聚物多孔小球基质结合, 以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色谱为分离模式(Immob i l i zedme t a l i on aff in i ty chr omatography,IMAC),探讨了金属硫蛋白(Me ta I 1 otho ine ins,MTs)、碳酸酐酶(carbon i c anhydr ase)等蛋白质的分离行为。利用IMAC还可在碱性条件下, 通过NaCl的盐梯度对脱氧核糖核酸酶(deoxyr ibnue lease)与溶菌酶(1ysozyme) 进行分离。色谱柱的长短对柱子的容量及柱效影响很大。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09-19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950]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文. 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镓、毛细管电泳分离金属硫蛋白和和色谱分离蛋白的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199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