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二恶英的生成及降解机理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郑明辉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1996-08-01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徐晓白 ; 包志成
关键词二恶英。多氯联苯 氯化铁 三氧化二铁 六六六热解 纸浆.血防区底泥 光解
学位专业环境科学
中文摘要多氯二苯并一对·二恶英和多氯二苯并呋喃(通常简称二恶英,PCDD/F s)是持久性剧毒有机污染物,它们在环境中的来源、分布以及迁移和转化是国际上环境化学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本文紧密结合我国二恶英污染现状,研究了我国化工和造纸行业一些典型生产工艺中二恶英的生成机理及其分布,对我国典型污染区环境样品中痕量二恶英作了分析测定;本文还研究了二恶英在有机溶剂中的光化学行为,并提出了一种新的降解机理。
采用六六六热解工艺生产氯苯的过程中,有二恶英类污染物生成。本研究发现由于反应釜内存在着一定量的F cCl,和F c:O,,导致六六六在热解过程中生成了微量的杂质氯酚.氯酚通过自身缩合或与氯苯发生缩合反应可以生成二恶英和多氯联苯。
六六六热解生产过程中,反应釜内的F eC l,对生成PCDD/F s起主要作用;反应釜中的HC I气氛对氯苯和氯酚缩合生成PCB s起了催化作用。
本文首次分析了我国漂白纸浆中的二恶英,初步了解了我国造纸工业主导品种革浆中二恶英的含量及其分布。通过对二恶英生成机理的初步研究,可以初步排除所研究漂白浆液中存在二苯并呋喃类前生体的可能性,这说明我国草浆中二恶英来源与国外不同。 。
通过对某血吸虫病疫区底泥样品中二恶英的分析证实了由于疫区长期施用五氯酚钠,五氯酚钠中所含的二恶英已使环境受到了污染,本文还就污染区二恶英的分布对环境中二恶英的迁移、转化规律做了一些推测。
光解是二恶英在环境中转化的主要途径也是目前最有效的处理含二恶英废弃物的方法之一。本研究发现PCDD s在氯仿中的光解主要是脱氯过程,脱氯优先发生在2一,3一,卜.8一位上;PCDD s在氯仿中的降解速率比在以往研究过的有机溶剂中都快。本文还首次研究了二恶英在不含氢的有机溶剂中的紫外光解机理,提出二恶英在四氯化碳中存在C—O键断裂的优势反应,PCDD s在四氯化碳中一方面发生氯化反应,生成高氯取代二恶英;另一方面发生C一0键断裂,生成氯苯。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09-21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992]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郑明辉. 二恶英的生成及降解机理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199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