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膜抑制器在离子色谱中的新颖应用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黄源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1999-07-01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牟世芬
关键词固定相 膜抑制器 离子色谱法 不完全抑制电导法 简化核心切换 铵根 溴酸根 硝酸根
学位专业环境科学
中文摘要全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为文献综述,分四类介绍了离子色谱固定相在近年来的发展。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介绍了膜抑制器的发展历史、工作原理和应用。
第三章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用于测定极弱酸阴离子的电导检测方法一不完全抑制电导法。对方法的原理进行了研究。以计算机模拟实验的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背景电导对线性关系和检测限的影响。与
抑制电导法相比,该法的检测灵敏度有较大提高。
第四章建立了柱切换一富集系统。应用简化的核心切换技术测定了饮用水中痕量的溴酸根。提出了一种用于确定切换时间窗的简化方法一两步法。应用该项技术测定了饮用水中的溴酸根。对该项技
术的原理和其它应用进行了讨论。
第五章利用已建立的柱切换一富集系统测定海水中的铵根。提出了大量基体存在下对痕量离子的二元淋洗机理。在这一机理的基础上,提出通过选择适当的色谱条件以抑制待测组分谱峰漂移。通过
选用高浓度硫酸为淋洗液、高容量“氢离子选择性”阳离子交换柱一CSl2为分离柱以抑制高浓度钠离子存在时铵根离子的谱峰漂移。在确定切换时间窗时,直接确定高浓度氨根离子标准溶液(10mg/L)从起峰到完全洗脱之间的时间间隔为时间窗。从而简化了核心切换的步骤。采用该项技术消除了大量钠离子对铵根测定的干扰,使复杂样品基体中铵根的测定成为可能。
第六章应用简化的核心切换技术测定了高盐海水中的硝酸根。并根据磷酸根的实验结果,研究了高浓度基体对弱酸根阴离子富集效率的影响。研究了高浓度基体存在时,应用核心切换技术测定痕量
弱酸根阴离子的可能性。应用该技术测定了三个从中国不同地区采集的海水样品中的硝酪根。
学科主题环境化学
公开日期2011-10-20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1321]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黄源. 膜抑制器在离子色谱中的新颖应用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199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