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强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光电组合方法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肖书虎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9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曲久辉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 氨氮 光电组合方法 协同效应 活性自由基团 Landfill leachate Ammonia Integrated photoelectrochemical process Synergetic effect Active radical species
其他题名Enhanced Treatment of Landfill Leachate with Integrated Photoelectrochmical Processes
学位专业环境工程
中文摘要垃圾渗滤液包含高浓度的COD、NH3-N以及多种有毒有害生化难降解有机物,单独的生化处理出水很难达标排放。前期工作表明,光化学和电化学方法的组合对污染物的降解具有协同效应。为此,本研究围绕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中有机物及氨氮的高效处理,通过优化光化学与电化学组合方式,构建了三种光电组合方法,研究了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考察了影响因素及反应过程,并探讨了光电协同效应的主要机理。 1. 研究以活性碳纤维为阴极的光电芬顿方法对渗滤液的处理,考察了电流强度、初始pH和铁的不同价态等影响因素,发现该方法对渗滤液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通过进一步研究过氧化氢的形成机制以及铁离子的形态转化规律,探讨了光电芬顿过程的协同机理。 2. 通过电化学一步阳极氧化法在含氟有机电解质中制备了较高光催化活性的TiO2/Ti纳米管电极;研究了以TiO2/Ti纳米管电极为光阳极的电助光催化方法在Na2SO4与NaCl体系中对低浓度氨氮的降解。结果表明,该过程在NaCl体系表现出强化的光电协同效应,氨氮的降解速率提高了14.8倍以上且不受初始pH的限制。通过开路电位、光电流、电化学阻抗等光电化学测试发现,原位光电催化生成的活性氯是氨氮强化降解的主要原因。 3. 把紫外光引入含氯体系的电化学间接氧化过程,建立了紫外光强化电解的组合方法,研究了该过程对模拟高浓度氨氮废水以及渗滤液的处理。结果表明,氨氮及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速率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过程中电化学原位生成的活性氯以及光化学原位生成的氯与羟基自由基是紫外光强化电解过程的主要协同机理,但光化学原位生成的羟基自由基对NH4+的降解作用不大。另外,放大了紫外光强化电解装置并应用于连续流式处理渗滤液,考察了电流、停留时间等影响因素并计算了过程中的能耗。
学科主题水处理工程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06-28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482]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肖书虎. 强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光电组合方法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