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吸附凝聚除砷的中试与工程应用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吴鹍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11-05-01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曲久辉
关键词 地下水 高含砷废水 铁锰复合氧化物 吸附 原位生成 arsenic groundwater high-arsenic wastewater FMBO adsorption in-situ formed
其他题名The Applied Research on the Pilot-scale Experiment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the Treatment of Arsenic-polluted Water by the process of adsorption and cogaulation
学位专业环境工程
中文摘要砷(As)是一种对人体危害极大的毒性物质,砷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为解决地下水砷污染及高含砷废水污染等问题,需要开发出经济、高效、安全的新型除砷技术工艺。本文试图深入认识和重点解决铁锰复合氧化物(FMBO)除砷的工艺过程和工程技术问题。主要完成工作及研究成果包括:
1. 将负载型FMBO(FMBO-硅藻土)填充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处理实际含砷地下水的现场中试研究,考察系统的运行效果及再生效率,并研究砷、铁(Fe)、锰(Mn)的化合物在滤层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负载型FMBO可有效氧化地下水中的三价砷[As(III)]并吸附五价砷[As(V)],同时可降低水中的Fe、Mn浓度与浊度;系统经过原位再生处理后,除砷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吸附的As主要集中在滤层上部,且滤层中原先的Fe、Mn含量及摩尔比也发生明显变化,滤料粒径大小也有所增加;该技术显示了在小型分散式除砷工程中的良好应用前景。
2. 对载铁锰砂和载铁石英砂进行表面特征及除砷性能的对比研究,同时探讨载铁锰砂的除砷机制。XRD、BET和消解实验结果显示,载铁锰砂中含有Fe2O3和Mn氧化物,其比表面积可达9.18 m2/g,Fe负载量高达48.7 mg/L,都远高于载铁石英砂。两种吸附材料的吸附动力学特征相接近;它们的吸附等温线都更符合朗格缪尔等温线方程,载铁锰砂对As(III)和As(V)的理论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212 mg/g和5.452 mg/g,分别为载铁石英砂的3倍和8倍;pH变化对载铁锰砂吸附As(III)和As(V)的影响规律存在明显区别;各共存离子对载铁锰砂吸附As(III)和As(V)的影响程度均为:磷酸根 > 硅酸根 > 碳酸根;XPS结果显示载铁锰砂中的Mn氧化物在As(III)吸附过程中未发挥氧化作用,它对As(III)和As(V)的吸附主要通过其表面的FeOOH的表面配位机制来完成。
3. 在微絮凝-过滤工艺系统中通过在线投加含Fe、Mn药剂生成FMBO来强化系统除砷效能,优化各运行参数;对比系统加药前后的除污效能,阐述水处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中试稳定实验和生产性试验;研究了反冲洗水的处理方法;完成技术集成并指导实际工艺改造。结果显示,最佳投药组合为FeCl3(Fe(III) = 0.5 mg/L)加KMnO4(Mn(VII) = 0.05 mg/L),而最优滤料组合为熟化石英砂与新石英砂组成的双层滤料;在线生成FMBO可以明显提升系统对水中的As、Fe、Mn及颗粒物的去除效果;加药后滤层水头损失明显增加,且主要集中在顶层30 cm区域,但单周期运行时间并未明显缩短;另外,在线生成FMBO可大幅提高对Mn(II)和As(III)的氧化效果,水中的溶解态As、Mn向颗粒态的转化过程的得到明显强化;颗粒态As、Fe、Mn被滤层截留去除,而残留的溶解态As、Mn可被截留的颗粒物通过吸附作用去除;稳定实验运行效果良好(As < 10 μg/L,浊度< 0.3 NTU);生产性试验运行效果更佳(As < 6 μg/L,浊度< 0.2 NTU),且1 m3水加药成本仅为0.6分钱;反冲洗水加FeCl3混凝处理后可直接回用(As < 20 μg/L);该技术在大型集中式除砷工程改造中具有推广价值。
4. 在线生成FMBO吸附与聚合氯化铝(PACl)混凝联合用于高含砷废水处理,研究最佳参数,探讨除砷机制,并完成工程应用。静态实验结果显示,新生态FMBO可有效氧化As(III)并吸附As(V);在pH > 5条件下,FMBO-As微粒难以聚集沉淀;加入PACl不仅可以通过电中和与网捕作用促进FMBO-As微粒的聚集沉淀,还可以继续吸附水中残留的溶解态As,从而明显提高总砷的去除效果;FMBO与PACl的最佳投量分别为60 mg/L和80 mg/L;pH=6-10条件下,最终出水中Fe、Mn、Al浓度均接近于0 mg/L;根据絮体的粒径分布和SEM-EDAX结果,发现加入PACl可使絮体粒径明显增大,絮体表面变得光滑、密实,Al元素主要富集在絮体表面;在实验室研究基础上,通过现场实验完成技术集成,对实际高砷废水处理进行了工程应用;最终出水的平均As浓度可由5.81 mg/L降至0.013 mg/L,且1 m3水加药成本低于1.5元;FMBO-PACl工艺发挥了高效、安全、经
济的优点,可用于处理类似的重金属污染废水。
学科主题水处理工程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08-30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778]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吴鹍. 吸附凝聚除砷的中试与工程应用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