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天然水体沉积物对重金属的表面络合吸附模式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杜青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1993-07-01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汤鸿霄 ; 文湘华
关键词天然水体沉积物 重金属 表面络合模式 吸附
学位专业分析化学
中文摘要本论文应用表面络合的模式和原理,研究了江西郝阳湖黄龙庙沉积物及湖南湘江兴安铧嘴沉积物的表面特性以及它们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通过酸碱滴定实验求定了样品的零电点、表面电荷
及表面固有酸度常数,比较了连续滴定实验和分批实验两种方法的特点:通过吸附实验,求定了沉积物样品对重金属Cu(Ⅱ)、Cd(Ⅱ)的固有吸附常数,结果证明,实验的两种天然水体沉积物对二者的吸附能力是cu(Ⅱ)>Cd(Ⅱ):在模式计算上,采用恒定容量模式、扩散层模式、三层模式,经非线性优化计算机程序F I TEQL优化得到表面的酸度常数和吸附常数,对三种模式应用于天然水体沉积物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在求定表面固有酸度常数时,对恒定容量模式和三层模式的图解法及计算法做了比较,两种方法得到较为相近的结果。研究表明,表面络合模式应用于天然水体沉积物表面特性及吸附特性的研究是可行的,恒定容量模式、扩散模式和三层模式对实验数据都有一定的预测性,但是无法从化学意义上说明哪一种模式更真实、更好。同一模式可能有几组相应的参数均能较好地描述同一组实验数据;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参数。扩散层模式具有较为简单、模式参数较少、主观因素小等特点,有利于更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在本论文的研究中,藉黑箱处理方法,以一种强度的吸附位来描述复杂的天然沉积物的吸附行为,存在一定的误差和局限,因而,建立一个多组分、多级吸附位体系的吸附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09-19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951]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杜青. 天然水体沉积物对重金属的表面络合吸附模式[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199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