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融雪模型的试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熊良时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10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徐俊荣
关键词度日模型 能量平衡 雪深 融雪 雪面升华
其他题名Study on the Tests and Influenced Factors of Snow Melt Model
学位专业环境科学
中文摘要本文通过中科院天山积雪雪崩研究站2008-2010年积雪融雪期的野外实验和实地观测,测量雪深变化、收集融雪水和机械风吹雪等数据,研究了不同气温取值下的度日融雪模型模拟结果、探讨了能量平衡融雪模型模拟精度和风对雪面升华的影响。主要结论概括如下:(1)度日值DE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上升趋势,气温与融雪量仅有显著性相关(p<0.05),但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2)度日模型中,不论是总量模拟还是日融雪量模拟精度,Da法都是最差;而其他三种方法的总量模拟效果较为理想,Dw法总量模拟效果最佳(体积差Dv=-5.8%,Dv =-1.05%),而日模拟量都偏差较大(拟合优度系数R2=0.33,R2=0.44)。(3)日平均气温最不适合度日模型中气温的取值,融雪发生的临界气温为0℃,Ta为负值时模拟值SWE = 0 mm,但日最高气温也可能高于0℃,模拟值与实测值因而产生偏差。其他三种方法模拟效果比较接近,Dm法效果较其他两种方法略低。(4)融雪期感热占总能量输入的13.4%,潜热占总能量输出的15.1%;入射长波辐射、气温与融雪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407 (p<0.05)和0.709(p<0.01)。能量平衡融雪模型模拟雪水当量(SWE)与实测值对比,虽然具有较高的R2和较低的体积差(Dv),表明模拟精度较为理想,因此也验证了此模型的适用性。 (5)能量平衡融雪模型模拟雪深变化时,基本能够把握雪深变化的峰值,精度评价指数:R2=0.82,,体积差Dv=-1.5%。在积雪期模拟精度较理想,而在降雪高峰期和融雪期对于雪深变化的模拟较差,模拟雪深相对实际值提前融化完毕。(6)风吹过雪面,随着吹风时间的增加,潜热值也在不断上升,但增长率较为稳定,平均增长率为0.506 KJ/min。(7)估算雪面升华量偏低于实际值(Dm=27.1%),而升华量的变化趋势却得到了较好的把握(R2=0.949),对于常量升华潜热hv的应用需要进一步校准和实验。
公开日期2011-11-22
页码55页
分类号X143
源URL[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11134]  
专题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2010年以前数据)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熊良时. 融雪模型的试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