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现代食草动物牙齿珐琅质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古高度重建意义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刘静![]() ![]() ![]() ![]() |
刊名 | 科学通报
![]() |
出版日期 | 2009 |
期号 | 15 |
关键词 | 食草动物 |
合作状况 | 其它 |
中文摘要 | 食草动物牙齿珐琅质具有非常强的抗成岩改造特征,被认为是研究生态环境变化和重建古高度的理想载体之一.对青藏高原腹地现代食草动物(牦牛、藏野驴、藏羚羊)牙齿珐琅质的稳定同位素进行了分析,拉萨地块和羌塘南部地区食草动物牙齿珐琅质δ13C(PDB)平均值为-11.3‰±1.1‰,羌塘北部和可可西里地区为-10.2‰±1.4‰,与高原以C3植物为主的植被景观是一致的;δ18O(PDB)值也同样表现出从南向北逐渐升高的趋势,喜马拉雅山地区吉隆盆地平均值最低,为-11.8‰±3.4‰,拉萨地块和羌塘南部地区平均值为-11.1‰±1.1‰,羌塘北部和可可西里地区最高,为-9.0‰±1.1‰.食草动物牙齿珐琅质氧同位素是河水(或降水)与食物(植物)氧同位素的混合,不适合直接用来进行高度预测.建立了高原现代食草动物牙齿珐琅质氧同位素对降水、植被及高度的响应关系,为利用食草动物牙齿化石氧同位素重建青藏高原古高度提供了依据. |
学科主题 | 生物科学 |
收录类别 | 其它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0-01-22 |
源URL | [http://ir.itpcas.ac.cn:8080/handle/131C11/188] ![]() |
专题 | 青藏高原研究所_图书馆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刘静,丁林,来庆洲,等. 青藏高原现代食草动物牙齿珐琅质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古高度重建意义[J]. 科学通报,2009(15). |
APA | 刘静,丁林,来庆洲,&史仁灯.(2009).青藏高原现代食草动物牙齿珐琅质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古高度重建意义.科学通报(15). |
MLA | 刘静,et al."青藏高原现代食草动物牙齿珐琅质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古高度重建意义".科学通报 .15(200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青藏高原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