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喜马拉雅山北坡典型高山流域水文过程与气候变化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张菲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07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刘景时
关键词冰川融水  水文气象特征  卡鲁雄曲  羊卓雍错  冰川
学位专业自然地理学
中文摘要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作为淡水最大储存的冰川日益退缩,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直接受到影响,尤其在中国等亚洲地区。这类河流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冰川水资源是下游,尤其是干旱与半干旱区人民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喜马拉雅山是我国以及印度、东南亚很多河流的发源地,由于冰雪融水占很大比重,所以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同时这个区域广泛分布着岛状多年冻土,冻土对径流过程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在我国喜马拉雅山一侧冰川冻土水文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却很少。本文选取我国喜马拉雅山一侧唯一具有长期水文气象观测资料的卡鲁雄曲为典型区域,通过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Sen坡度估计以及相关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近20年河流水情,并与气候特征结合来探讨径流变化的原因,所得结果对研究青藏高原水文气象过程与我国东南亚乃至全球的天气、气候变化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卡鲁雄曲流域近40年平均气温以0.38℃/10a的趋势上升,高于西藏年均温0.26℃/10a的增长率,更是明显高于同期全国气温增长率(0.40℃/100a)和全球气温增长率(0.3~0.6℃/100a),且极端最高温都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后十年气温(1994~2003年)比前十年(1983~1993年)升高0.5℃。(2)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最灵敏(一年有8个月的增加趋势通过α=0.05的显著性检验),尤其是秋冬季的径流(α=0.01)。后10年与前10年比较,径流量增加了26%;不同月份径流增加强度不同,10~2月增加了44%,7~9月增加了27%,3~6月增加了24%。(3)受冰川消融和季风降水的影响,不同月份的径流受到的影响因素不同;但存在共性,即气温对径流起着积极主导作用,而降水对径流的影响则具有不确定性;根据已有资料建立了消融期(4~10月)置信度超过95%的径流与气候要素的统计方程,可进行未来情景预测。并采用未来不同气候情景(α=0.02℃/a或α=0.052℃/a),根据已建立的统计方程,得出2050年和2100年可能的径流变化,发现5月和10月的径流增加最多。(4)非消融期(11~3月)径流有不同程度的涨幅,突变发生在1990年左右。1月份增加最明显,后10年比前10年增加了67%。遥相关分析表明1月份径流与7~12月径流有通过95%显著性检验的相关性,前期月份共同作用使径流变化更显著,这是冻土区所特有的。(5)SRM在卡鲁雄曲流域的模拟结果比较理想,说明SRM融雪径流模型在冰川区域同样适用;并且通过情景预测,在气温上升1℃的情况下,模拟的径流没有明显提前,但流域径流量整体明显增大。
索取号S000004
学科主题自然地理学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06-22
源URL[http://ir.itpcas.ac.cn/handle/131C11/1197]  
专题青藏高原研究所_图书馆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菲. 喜马拉雅山北坡典型高山流域水文过程与气候变化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青藏高原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