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粘性力场存放机制的损伤模型
文献类型:会议论文
作者 | 刘金兴![]() ![]() |
出版日期 | 2018-11-23 |
会议日期 | 2018年11月23日至25日 |
会议地点 | 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
关键词 | 损伤断裂 应力重分配 粘性力场 链网模型 应变率效应 |
页码 | 607-607 |
英文摘要 | 针对混凝土、陶瓷和岩石等非均匀脆性介质,建立了基于粘性力场演化的损伤断裂模型。考虑了局部损伤导致的两种应力重分配机制:(1)损伤单元内力的瞬时释放。假设该过程发生在无限短时间内,所以对于周围介质相当于载荷突变,粘性效应导致"变形滞后"。我们引入"粘性力场"的概念来定量的反映内力的瞬时释放所引起的粘性特征。(2)粘性力场的逐渐释放。在内力释放过程中储存的"粘性力场",随着时间推移而消减,伴随着周围介质变形场的持续演化。前者对应于"瞬态弹性"响应,后者对应于"粘性"响应。该算法易于实现到有限元和无网格等多种计算程序中,本研究基于链网模型而进行。对单轴拉压、巴西圆盘压缩和锚杆拔出实验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克服了传统链网模型软化曲线"过脆"的缺陷。能够反映混凝土等材料的应变率效应,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加载曲线表现出更强的延展性,断裂模式更为弥散。该模型还可重现循环荷载下的"迟滞回线"。本研究对于预测复杂材料损伤断裂乃至地震和山体滑坡等,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资助机构 | 基于应变梯度效应的微尺度循环塑性本构模型研究(116721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672119) |
会议录 | 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
![]()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dspace.imech.ac.cn/handle/311007/80498] ![]() |
专题 | 力学研究所_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2.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3.Monash University Malaysia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刘金兴,梁乃刚,Ai Kah Soh. 一种基于粘性力场存放机制的损伤模型[C]. 见:. 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2018年11月23日至25日.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力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