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盐穴地下储油库热质交换及蠕变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卜宪标1; 谭羽非2; 李炳熙2; 宋传亮2
刊名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出版日期2009
卷号043期号:011页码:104
ISSN号0253-987X
英文摘要为了确保盐穴储油库的密闭性和安全性,建立了油、卤水和围岩的热交换模型以及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溶腔压力变化模型,同时建立了岩盐蠕变和渗透模型.通过TDMA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油在7a的放置过程中,温度升高了8.635℃,压力升高了8.97MPa,即温度升高1℃压力约升高1MPa.另外,盐穴的蠕变量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岩盐的渗透率很小,油的渗透量可以忽略.温度变化对溶腔压力有重要的影响,油和卤水的热膨胀系数与可压缩系数的比值决定了温度变化对压力的影响程度.在实际注油时,要准确测量油和卤水的可压缩系数和热膨胀系数,以便对溶腔内液体的温度和压力做出正确的预测和判断.
语种英语
源URL[http://ir.giec.ac.cn/handle/344007/19551]  
专题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2.哈尔滨工业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卜宪标,谭羽非,李炳熙,等. 盐穴地下储油库热质交换及蠕变[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9,043(011):104.
APA 卜宪标,谭羽非,李炳熙,&宋传亮.(2009).盐穴地下储油库热质交换及蠕变.西安交通大学学报,043(011),104.
MLA 卜宪标,et al."盐穴地下储油库热质交换及蠕变".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043.011(2009):10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广州能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