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藏南宁金岗桑冰芯不溶性微粒磁学性质及其环境意义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段宗奇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11-05-01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高星
关键词青藏高原南部
学位专业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文摘要

冰芯能够记录环境及气候变化。不溶性微粒是冰芯中的重要组分,与大气粉尘沉降过程密切相关。环境磁学是研究大气粉尘变化的重要研究手段,具有灵敏性高、经济、快速等优势。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环境磁学基于磁性测量技术,系统地研究自然样品中磁性矿物的产生、迁移及沉积等过程,进而探索相关的全球环境变化、气候作用、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

本文以宁金岗桑冰芯(长56m,公元1864-2007年)中的不溶性微粒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的岩石磁学和环境磁学研究。结果表明,不溶性颗粒的载磁矿物以低矫顽力、准单畴颗粒的磁铁矿为主,并含有少量赤铁矿。结合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判定这些磁铁矿来自于宁金岗桑冰川周围的局地物质。在过去的144年中,磁性矿物的粒径无显著变化,但是其含量(例如:饱和等温剩磁指标)变化以~1980年为界,之前变化稳定,之后显著增多。这一现象与青藏高原及北半球的气温变化在大的趋势上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因此,我们认为磁性颗粒的增加与气候变暖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可能的机制是:在大的时间尺度上,气候变暖导致的冰川退缩和局地气候不稳定使得冰芯中含有磁性矿物的大颗粒物质增多;而与年降水变化相关的沙尘天气频率在年季上可能对颗粒含量起着调节作用。因此,青藏高原南部冰芯不溶性微粒的饱和等温剩磁可能在趋势上反映了气候变暖。该研究为在该区开展冰芯不溶性微粒磁学研究打下了基础,并为研究该区大气粉尘的沉降过程提供了新参数。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12-06
源URL[http://ir.itpcas.ac.cn/handle/131C11/1577]  
专题青藏高原研究所_图书馆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段宗奇. 藏南宁金岗桑冰芯不溶性微粒磁学性质及其环境意义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青藏高原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