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斑岩铜(钼_金)矿床的成矿流体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卢焕章;   毕献武;   王蝶;   单强
刊名矿床地质
出版日期2016
期号5页码:933-952
关键词地球化学 斑岩铜矿 成矿流体 流体包裹体 铜的气相搬运
英文摘要

斑岩铜矿是主要的铜资源,是矿床研究和勘查的重要目标。斑岩铜矿按其与板块构造的关系可分为2种:俯冲带斑岩铜矿和碰撞造山带斑岩铜矿,它们在成矿流体方面有很多区别,其中较大的差别是碰撞造山带斑岩铜矿的钾化蚀变带比俯冲带斑岩铜矿的钾化蚀变带强得多,且范围也相对较宽。文章简述了这2种斑岩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着重从流体包裹体、蚀变作用和稳定同位素研究来探讨斑铜矿床成矿流体的主要特征,包括成矿流体的成分、形成温度和压力,氢、氧、碳和硫稳定同位素组成。这两种类型的斑岩铜矿中主要发育5种包裹体:M熔体包裹体;Ⅰ液体包裹体;Ⅱ气体包裹体;Ⅲ含子矿物的多相包裹体和CO2_H2O包裹体。Ⅱ类和Ⅲ类包裹体常共存,且均一温度相似,表明成矿流体经历了不混溶和沸腾作用。在Ⅲ类含子矿物的包裹体中发现了含金属硫化物(黄铜矿、黄铁矿)和氧化物(赤铁矿、磁铁矿)子矿物。在斑岩金矿和碰撞造山带的斑岩铜矿中出现CO2_H2O包裹体,在斑岩的斑晶和一些早期石英脉的石英中可见到熔体包裹体以及熔体_流体包裹体,它们代表斑岩岩浆的样品,说明斑岩铜矿的形成经历了岩浆和热液阶段。最近的研究表明,斑岩铜矿的初始流体是中等盐度和密度的岩浆流体。这种流体在上升过程中因压力释放而发生沸腾,形成气体包裹体和含子矿物的高盐度包裹体。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9825]  
专题地球化学研究所_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矿床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3.加拿大魁北克大学
4.昆明理工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卢焕章; 毕献武; 王蝶; 单强. 斑岩铜(钼_金)矿床的成矿流体[J]. 矿床地质,2016(5):933-952.
APA 卢焕章; 毕献武; 王蝶; 单强.(2016).斑岩铜(钼_金)矿床的成矿流体.矿床地质(5),933-952.
MLA 卢焕章; 毕献武; 王蝶; 单强."斑岩铜(钼_金)矿床的成矿流体".矿床地质 .5(2016):933-95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化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