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河北省农业节水对策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河北省农业节水对策研究
答辩日期2010-05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关键词河北 农业节水 对策 半旱地
英文摘要

河北省是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人均水资源量307m3,耕地亩均
211 m3,属于严重的资源性缺水。本研究通过调查河北省水资源状况和农业节水发展
现状,探讨半旱地农业理论,提出河北省农业节水对策和建议,为缓解河北省水资源
紧缺,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方法和对策。主要研究进展如下:
(1)河北省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干旱指数在1.0-3.0 之间,蒸发能力大于降
雨量。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31mm,一般年份无法满足小麦-玉米一年两季作物生育期
耗水需求。由于地表水资源匮乏,河北省80%用水由地下水供给,造成地下水超采现
象比较严重,年均超采50 亿m3。河北省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0%,如何在实现粮
食增产的同时,做到大幅度减少农业用水量,维持地下水采补平衡,是该区农业发展
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2)河北省从上世纪80 年代开始,大力发展农业节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实
现农业增产增效不增水。但河北省农业节水依然存在用水浪费现象比较普遍、灌溉工
程效率有待提高、对农艺节水技术重视力度不够、农业节水的投入机制没有理顺、农
业节水工程总体标准不高、缺乏农业节水的激励政策、灌区运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等
问题,河北省农业节水仍有较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3)在对半旱地农业的概念、内涵以及研究内容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认为半旱
地农业是一种新的农业用水形式,通过灌溉节水技术与旱作节水技术的有机结合,更
大限度的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提出河北省推行半旱地农业的主要理由:一是该省降雨
量多年平均为530mm,自然降雨无法满足小麦-玉米生产的水分需求,作物高产需要
进行一定的补充灌溉;二是水资源缺乏,地下水长期超采,现有水资源条件难以满足
作物正常灌溉的需求;三是随着地下水资源的减少和日益枯竭,农业用水成本的增加,
许多地方的水浇地已逐渐变成半旱地甚至旱地,发展半旱地农业是河北省农业发展的
必然趋势。
(4)从开源节流两方面提出河北省农业节水对策,如,通过调水,利用污水、微咸水以增加农业可用水量;采用工程节水措施减少输水配水过程中的无效渗漏损失;
采用农艺节水措施减少土壤无效蒸发;优化灌溉制度减少灌溉用水;加大农业用水管
理等。同时提出加大中央财政对农业节水的补贴,加快水价改革力度;积极发展半旱
地农业,在充分利用天然降水的基础上,大量减少灌溉用水;在严重缺水区调整农业
结构和种植制度,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加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成研究等建议。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8849]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河北省农业节水对策研究. 河北省农业节水对策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