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两典型林分主要树种光合耗水特性及 影响因素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王翼龙
答辩日期2010-05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关键词黄土高原 典型林分 光合 蒸腾耗水 半干旱地区
英文摘要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严重的水土流失与干旱是该地区面
临的两大主要生态问题。植被的可持续恢复是该地区治理水土流失与保障区域生
态安全的根本性途径。针对该地区生态恢复中植被重建与水分不足的矛盾,本文
以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两种典型林分辽东栎天然次生林和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
在延安市公路山林区,应用LI-6400 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两典型林分主要树种叶
片光合、蒸腾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利用TDP 树干边材液流测定系统和
自动气象站对两典型林分各树种的单木耗水特性及相应环境因子进行了定位观
测;系统分析了两典型林分各主要树种树干边材液流通量密度的影响因素;估算
了2008 年生长季两典型林分的蒸腾耗水量。主要结果如下:
1、两典型林分主要树种刺槐和辽东栎光合日进程在生长季内晴天呈双峰或单
峰型曲线,两主要树种均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造成两树种光合“午休”的原
因包括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影响两树种光合“午休”的生态因子主要包括高光
强、高水蒸汽压差和高温。刺槐最大光合能力高于辽东栎的最大光合能力,但是
日平均光合速率却小于辽东栎生长季内日平均光合速率。两树种叶片净光合速率
与气孔导度、胞间CO2 浓度、光合有效辐射强度、空气温度、CO2 浓度、空气水
蒸汽压差和空气相对湿度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影响两树种净光合速率的主导因素
是生理因子(Gs 和Ci),生态因子可能通过影响两树种叶片的Gs 和Ci 而间接影
响树木叶片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随土壤干旱加重,两树种叶片
固碳能力及利用弱光和强光的能力均降低。
2、在生长季刺槐和辽东栎叶片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或不规则多峰型
曲线。两树种叶片蒸腾速率日进程的季节差异可能与两树种不同的生物学特性有
关,也可能是生长季不同时期各生态因子的差异所致。两树种叶片的蒸腾速率在
生长季不同时期分别与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强度、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空气水蒸汽压差有着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关系。生长季不同时期影响两树种叶
片蒸腾速率的生理生态因子不同。
3、刺槐人工林和辽东栎天然次生林各树种边材液流通量密度日变化在晴天具
有与太阳辐射和水蒸汽压差相似的日变化趋势。两典型林分主要树种(刺槐、辽
东栎和山杏)不同径级树木间平均边材液流通量密度均存在明显差异。各样树生
长季内平均边材液流通量密度与相应胸径间均无显著的相关关系,两典型林分各
主要树种的边材液流通量密度可能受到多个生理生态因子的综合制约。生长季内
两典型林分各树种林分平均边材液流通量密度日变化在晴天均表现为典型的单峰
型曲线,在多云和阴天则总体呈双峰型曲线。各树种日平均林分边材液流通量密
度均表现为晴天>多云天>阴天,可能与不同天气条件下各生态因子的显著差异
有关。两典型林分各树种液流启动时间、液流持续时间、平均边材液流通量密度
峰值及达到峰值的时间等方面在不同月份差异较大。日最大边材液流通量密度值
总体表现为生长季初期(4月)和末期(10月)低而生长盛期高的季节动态特征。
各树种边材液流通量密度在生长季大部分时间内受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相
对湿度及空气水蒸汽压差等生态因子的综合影响。生长季不同时期两典型林分各
主要树种平均边材液流通量密度与各生态因子间的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均达极
显著水平,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各生态因子能够解释大部分树木平均边材液流
通量密度的变化。
4、利用乘幂曲线模型可以拟合刺槐人工林和辽东栎天然次生林主要树种(刺
槐、辽东栎和山杏)的边材面积与胸径间的回归方程,结合林分调查各主要树种
单木的胸径可以计算相应树木边材面积。刺槐人工林和辽东栎天然次生林各树种
林分平均边材液流通量密度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特征。各树种林分平均边
材液流通量密度的季节变化可能与生长季不同时期各树种叶片的生物学节律、气
象因子以及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有关。两典型林分各月份未测时段的林分蒸腾耗
水量可以通过林分各树种蒸腾耗水量与白天日均水蒸汽压差间非线性回归模型的
方法进行估算。生长季内5~7月为两典型林分蒸腾耗水量较高时期。2008年生长
季内刺槐人工林和辽东栎天然次生林蒸腾耗水总量分别为73.8 mm和127.85 mm;
日均林分蒸腾耗水量分别为0.41 mm day-1和0.63 mm day-1。两典型林分相对偏低的
日均林分蒸腾耗水量可能与林分的叶面积指数及林分边材面积较小有关。
5、除表层0~10cm 外,辽东栎天然次生林地的土壤容重高于刺槐人工林地100cm 以下土层两林地土壤容重基本保持恒定。两典型林分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与外界气候变化和林分蒸腾耗水节律紧密相关;0~300cm 土层土壤水分变化均较
大;300~500cm 土层土壤水分保持相对稳定的低值。辽东栎天然次生林地深层(地
下300~500cm)平均土壤含水量以及储水量要高于刺槐人工林相应土层的平均土
壤含水量与储水量;以乡土树种辽东栎为建群种的天然次生林林下土壤水分状况
要优于以外来树种刺槐为主的人工林。
关键词:黄土高原;典型林分;光合;蒸腾耗水;半干旱地区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8873]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翼龙.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两典型林分主要树种光合耗水特性及 影响因素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