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黄河中游皇甫川流域产沙性降雨及其对径输的影响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毕彩霞
答辩日期2013-05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穆兴民
关键词流域产沙 性降雨 径输流域产沙 性降雨 径输 皇甫川 流域
英文摘要

近年来, 黄河中游径流泥沙呈急剧减少趋势近年来, 黄河中游径流泥沙呈急剧减少趋势皇甫川是黄河中游多沙粗区 的主要支流之一 。皇甫水文站控制面积占黄河流域三门峡以上集的 0.46% ,而 1950 ~2005 年均输入黄河的泥沙占 到三门峡以上总输沙量的 4.1% 。 影响 流域产沙 的主要因素为气候条件 (降雨因素 )和下垫面状况。 单就降 雨因素而 言,并不是所有的 侵蚀性降雨所引起的 侵蚀 产物 都会立即 进入河流 成为河流泥 沙。因此 沙。因此 ,本文提出 流域产沙性降雨 的概念, 确定了皇甫川流域产沙性降雨量 标准,并分析了流域产沙性降雨量对径、输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标准,并分析了流域产沙性降雨量对径、输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标准,并分析了流域产沙性降雨量对径、输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标准,并分析了流域产沙性降雨量对径、输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分析了流域径及输沙特性。 分析了流域径及输沙特性。 1954 -2010 年皇甫水文站径流量、输沙呈 年皇甫水文站径流量、输沙呈 年皇甫水文站径流量、输沙呈 明显下降趋势, 年际变化 大,年内分配集中在 大,年内分配集中在 6~9 月。 径流量、输沙均在 径流量、输沙均在 径流量、输沙均在 1979 年和 1997 年发生突变。
(2) 初步 提出流域产沙性降雨的概念并确定皇甫川日量 提出流域产沙性降雨的概念并确定皇甫川日量 标准为 12.9mm ;1954~2010 年流域 产沙性降雨量、日数没有减少趋 势, 年际变化较大, 6~9 月汛期产沙性降雨量占全年 91.9% 。
(3) 流域产沙性降雨量 对径流 和输沙减少的贡献率明显 减弱 。表现为 1980 ~1997 年产沙性降雨量对径流和输的影响分别为 73.5% 和 56.1% , 1998 ~2010 年分别为 31.7% 和 23.9% ,
(4)6~9 (4)6~9 月各流域产沙性降雨量和同期径、输均呈显著的正相 月各流域产沙性降雨量和同期径、输均呈显著的正相 月各流域产沙性降雨量和同期径、输均呈显著的正相 关系; 6月、 7月、 8月对全年径流量、输沙都有很大影响并且 月对全年径流量、输沙都有很大影响并且 各月 前期降 雨对其后面几个月的径流、输沙 也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尤其是 7、8两个 月降 雨与后期径流 及输沙 呈显著正相关 。
(5) 通过对各阶段及典型年的 通过对各阶段及典型年的 径流量、输沙和域产性降雨的 分析 指 出,流域 产沙性降雨量 不是皇甫川流域径量和输沙减少的主要原因 。
关键词 关键词 :流域产沙 性降雨;径输流域产沙 性降雨;径输;皇甫川 流域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8943]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毕彩霞. 黄河中游皇甫川流域产沙性降雨及其对径输的影响[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