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黄土区 土壤大孔隙流 试验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高朝侠
答辩日期2014-05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徐学选
关键词土地利用 大孔隙度 初始含水率 湿润锋 扭曲性 连通性 Hydrus-2d/3d 软件
英文摘要

本文以黄土区长武试验站野外入渗观测试验为基础,分析了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
大孔隙特征的响应,同时基于室内大孔隙土柱入渗试验,研究了土壤初始含水率、质
地、大孔隙扭曲性及连通性对水分运移的影响,并建立大孔隙流的优先迁移模型,结
合 Hydrus-2D/3D 软件模拟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取得以下研究结果:
1)黄土区土地利用方式会影响到土壤入渗能力,通过几十年累积,可明显表现
出饱和入渗能力上农地远低于林草地。引起土壤入渗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耕作
活动和植物根孔引起土壤大孔隙及大孔隙连通性的差异。如单位面积有效大孔隙数目
及大孔隙度由大到小顺序为:刺槐林地≈草地>小麦地>苹果园地。有效大孔隙占土壤
体积比例虽小,但对水分运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同质地土壤在土壤初始含水率大于其斥水性的峰值含水率时,湿润锋运移深
度随着土壤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反之湿润锋运移深度随着初始含水率的增加而
减少;不同质地湿润锋运移速度随土壤粘粒含量的升高而减慢;累积入渗量受到土壤
储水性及斥水性的双重影响,导致与湿润锋的运移趋势并不一致;Kostiakov 入渗模
型能很好地拟合累积入渗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适用于存在大孔隙流的土壤入渗模
拟。
3)大孔隙的扭曲性深刻影响土壤水分分布,对湿润锋纵向、横向运移具有引导
作用;大孔隙扭曲度降低可加速湿润锋运移,增加累计入渗量;湿润锋运移最大入渗
深度、累积入渗量与时间均呈明显的乘幂关系,其函数式的参数取决于土体中大孔隙
扭曲度。水流穿透土体的时间随扭曲度的增大而增加,穿透时间与扭曲度可用对数关
系描述。
4)与表层土壤不相通的大孔隙对水分运移无影响,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上
下均连通的 O-O 型大孔隙瞬间出流,显著提高湿润锋运移速度及出流量,上连通下
不连通的 O-C 型大孔隙介于对照组与 O-O 型大孔隙之间,湿润锋运移速度和穿透时
间等取决于孔隙深度、密度、孔隙扭曲度和倾斜角度等。5)通过建立大孔隙流在非饱和土壤中的双重渗透型模型,采用 Hydrus-2D/3D 软
件对不同扭曲性及连通性大孔隙土壤的湿润锋运移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模拟值
与实测值吻合程度较高,模拟湿润锋的运移情况与实测值也基本吻合,遵循了土壤大
孔隙流湿润锋形状及土壤水分运动规律。说明所建立的模型及模型的定解条件是可行
合理的。Hydrus-2D/3D 软件对土壤初始含水率的模拟不太敏感,土壤初始含水率、
斥水性与大孔隙流三者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土地利用;大孔隙度;初始含水率;湿润锋;扭曲性;连通性;Hydrus-2D/3D
软件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9000]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高朝侠. 黄土区 土壤大孔隙流 试验[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