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近郊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朱优峰 |
学位类别 | 博士 |
答辩日期 | 2004-06-15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授予地点 | 北京 |
导师 | 徐晓白 |
关键词 | 有机氯农药 多环芳烃 正构烷烃 挥发性有机物 环境行为 |
学位专业 | 环境科学 |
中文摘要 | 本论文对北京城近郊浅层(5.30 cm)、深层(1 50—1 80 cm)和三个钻孔土样(20-30 m)中有机污染物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浅层土壤中HCHs和DDTs总量分别在1.36-56.61 ng/g和0.77~2 l 78.55ng幢之间,两个土壤中的DDTs残留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深层土壤中的浓度比浅层低约一个数量级左右。DDTs和HCHs空间分布非常相似,化合物的浓度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没有相关性,反映了过去的使用。浅层土壤中D.HCH的平均百分组成最高,而深层土壤中由于y-HCH的迁移能力较大而组成最高。个别样品中的DDT浓度偏高,除了DDT淋溶到深层,降解缓慢之外,还有可能是由于三氯杀螨醇的使用引起的。分析了土壤中三氯杀螨醇的残留量,发现三氯杀螨醇可能是北京城近郊土壤中DDT的新污染源。 2.在浅层和深层土壤中都检出了正构烷烃(C】3-C36)、植烷和姥鲛烷,以及生物标志物的三环萜、甾烷、藿烷等系列化合物。26种化合物在浅层土壤中的总浓度为0.60—39.92 lag/g(中值1.97~tg/g),深层土壤中的浓度较高。浅层土壤正构烷烃的高浓度主要分布在北京城的东北角,而从碳优势指数CPl,的等值线图发现,高CPI】值分布在城市的西南角,说明东北角受到化石燃料的污染。浅层和深层土壤中烃类化物的特征指数比较类似,绝大多数的样品中都存在不同形状和范围的UCM峰,表明石油源的存在, 通过GC/MS检出分子标记物而得到进一步的确认。对浅层土壤中的化合物用SPSS分析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两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依次为63.55%和19.27%,主要代表的分别是低碳数(C。<24)和高碳数(C。>25)化合物。根据诊断指数、生物标志物和主成分分析,说明北京近郊土壤中烃类物质的来源是石化燃料和高等植物的共同影响。 3.多环芳烃、正构烷烃和有机氯农药在北京城近郊三个土壤剖面中的分布规律由于来源和性质不同而不同。DDTs主要富集在200 cm以上的土层中,HCHs则由于水溶性较DDT大而容易在土壤中迁移,可能会对地下水造成一定的威胁。土壤剖面中的多环芳烃和正构烷烃主要来源是石油和生物来源,分布没有明显的趋势。总的来说,在三个柱中的污染较轻, 主要以2环和3环的PAH为主,来自热解源的高环数PAHs在土壤剖面中的含量较低。有机氯农药在位于北京城西ZX点的最上层土样中含量较高,与面上样品的结果一致。 4.用吹扫.捕集/气质联用法对北京城近郊典型地区土壤中VOCs进行分析,主要为苯系物、挥发性氯代烃和正构烷烃等,其中包括l 5种EPA优先控制有机化合物。受附近污染源的影响,两次研究都发现北京城南检出的主要是挥发性氯代烃,而在城北主要为苯系物。 |
学科主题 | 环境化学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1-12-12 |
源URL | [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2107] ![]() |
专题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朱优峰. 北京城近郊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4.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