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典型水源及处理工艺过程中嗅味物质的分析和去除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梁存珍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5-06-15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杨敏 ; 王东升
学位专业环境科学
中文摘要饮用水中嗅味物质的去除是世界范围内水厂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本文针对饮用水中的嗅味问题首先建立了嗅味物质的化学分析方法;对典型原水中的嗅味物质进行了分析,并在模拟水样中进一步研究了高锰酸钾、高铁酸钾、粉末活性炭(PAC)和臭氧对土霉味的嗅味物质,如2.甲基异莰醇(MIB)、土嗅素(Geosmin)、2,4,6-三氯茴蕃醚(TCA)、2.异丙基.3一甲氧基吡嗪(IPMP)和2一异丁基-3.甲氧基吡嗪(IBMP)的去除效果及机制。
通过固相微萃取(SPME)、同时蒸馏萃取(SDE)和闭路汽提分析(CLSA)对模拟水样1.100ng/L土霉味的嗅味物质进行分析,建立了标准曲线,其线性回归系数在0.99以上,检测下限低于1n∥L。采用SDE和SPME对北京密云水库原水、广州珠江原水和天津JY水厂原水中嗅味物质分析发现,MIB是主要的嗅味物质,其最高浓度达到45n∥L。
北京DJ水厂各工艺段出水中MIB分析结果表明,常规的处理工艺混凝、氯消毒和砂滤对MIB去除率小于10%,炭滤对MIB有约30%的去除作用。高锰酸钾对MIB和Geosmin的去除率小于10%,其氧化能力不足以把两者氧化去除,两者的微量去除可能归因于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二氧化锰的吸附作用。在水溶液中高铁酸钾不能把MIB和Geosmin氧化去除。
PAC对嗅味物质的去除研究表明,PAC对土霉味的嗅味物质去除效率的顺序是:TCA>IBMP>
IPMP>MIB。与木质活性炭相比,煤质活性炭显著地改善了MIB去除率。木质活性炭中高的氧含量或许是造成它对MIB去除率较低的原因。确定PAC投加量和吸附时间后,痕量嗅味物质的去除率与嗅味物质的初始浓度无关。水中的余氯减少了PAC对目标化合物的去除率,且其影响与原水水质有
很大的关系。延迟氯的投加有利于PAC对目标化合物去除,投加聚合氯化铝(PACl)可以部分地弥补了余氯对嗅味物质去除的不利影响。
臭氧氧化MIB和Geosmin的实验表明,臭氧分解生成的OH自由基对去除MIB和geosmin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臭氧对Geosmin去除速率高于MIB的去除速率。在pH7条件下臭氧氧化MIB和Geosmin的速率方程如下式所示:
学科主题环境水质学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12-15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2170]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梁存珍. 典型水源及处理工艺过程中嗅味物质的分析和去除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5.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