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降水-土壤水-地下水转化实验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 ; | |
| 作者 | 徐学选 ; 张北赢 ; 田均良 |
| 刊名 | 水科学进展
![]() |
| 出版日期 | 2010 |
| 期号 | 1页码:16-22 |
| 关键词 | 氢氧同位素 降水线 降水-土壤水-地下水转化 实验研究 黄土丘陵区 |
| 其他题名 |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precipitation-soil water-groundwater transformation in loess hilly region |
| 中文摘要 | 通过对黄土丘陵区燕沟流域2005~2007年雨季的多次降水、0~400 cm土层土壤水、沟道地表水、地下水(泉水、井水)水样中D和18O采样分析,研究了该区降水、土壤水、地表水、地下水的转化关系。结果认为:燕沟流域的降水线与中国、世界的降水线有明显区别,斜率和截距偏小;降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逐渐富集δD和1δ8O,且1δ8O富集速度高于δD,由D和18O的蒸发分馏差异所致,可利用各类水体的δD和δ18O变化情况甄别水体之间的水量转化;土壤水δD和1δ8O剖面在200 cm深度处出现低值区,应是降水补给到达该深度且土壤蒸发影响逐渐衰减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在200 cm以下逐渐升高则因为降水补给影响逐渐降低、土壤水本底同位素影响增强所致。由于380~400 cm深层土壤水的δD和δ18O对降水事件的响应存在,因此认为降水-地下水的转化存在,降水补给泉水的滞后期小于35 d。而对井水的补给滞后时间以及土壤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量还需进一步研究。 |
| 语种 | 中文 |
| 公开日期 | 2011-12-22 |
| 源URL | [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4444] ![]() |
| 专题 | 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徐学选,张北赢,田均良. 黄土丘陵区降水-土壤水-地下水转化实验研究,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precipitation-soil water-groundwater transformation in loess hilly region[J]. 水科学进展,2010(1):16-22. |
| APA | 徐学选,张北赢,&田均良.(2010).黄土丘陵区降水-土壤水-地下水转化实验研究.水科学进展(1),16-22. |
| MLA | 徐学选,et al."黄土丘陵区降水-土壤水-地下水转化实验研究".水科学进展 .1(2010):16-22.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