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不同坡位沙棘光合日变化及其主要环境因子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靳甜甜 ; 傅伯杰 ; 刘国华 ; 胡婵娟 ; 苏常红 ; 刘宇
刊名生态学报
出版日期2011-04-08
期号7页码:1783-1793
关键词通径分析 沙棘 光合日变化
中文摘要沙棘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生态经济树种,被广泛应用于黄土高原造林活动中。为探明不同坡位沙棘光合特征及影响沙棘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在沙棘生长旺盛期分坡位测定光合特性及环境因子日变化进程,并采用通径分析法分析各环境因子对沙棘净光合速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①各环境因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光合有效辐射是空气温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而空气温度变化引起的空气密度变化对空气相对湿度和CO2浓度有显著影响。在上、中和下坡位环境变化可以分别解释85.6%、86.0%和55.22%净光合速率的变异。②下坡位沙棘净光合速率最小,日均值为9.38μmol.m-.2s-1,上、中坡位分别为14.22μmol.m-.2s-1,15.94μmol.m-.2s-1。③10:00之前中上坡位沙棘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下坡位,但3坡位沙棘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无明显差异。④上坡位净光合速率主要受到光合有效辐射、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中坡位光合有效辐射仍为主要环境因子,此外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净光合速率也有一定影响,为主要限制因子;下坡位影响沙棘光合速率主导因素为光合有效辐射。⑤沙棘在10:00之前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湿度较高而空气温度较低的环境下,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作为阳生物种,沙棘需要足够的光照维持生长,而以往研究表明适度水分胁迫可以提高沙棘光合过程中对水的利用效率。所选流域年降水量535mm,中上坡位水分胁迫并非十分严重。因此,种植于中上坡位的沙棘即可接受足够光照(特别是10:00以前的光照)进行光合保证生长速率,又能在光合过程中保持较高水分利用效率,符合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需求。
公开日期2011-12-31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2496]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靳甜甜,傅伯杰,刘国华,等. 不同坡位沙棘光合日变化及其主要环境因子[J]. 生态学报,2011(7):1783-1793.
APA 靳甜甜,傅伯杰,刘国华,胡婵娟,苏常红,&刘宇.(2011).不同坡位沙棘光合日变化及其主要环境因子.生态学报(7),1783-1793.
MLA 靳甜甜,et al."不同坡位沙棘光合日变化及其主要环境因子".生态学报 .7(2011):1783-179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