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XENT模型的秦岭山系黑熊潜在生境评价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齐增湘 ; 徐卫华 ; 熊兴耀 ; 欧阳志云 ; 郑华 ; 甘德欣 |
刊名 | 生物多样性
![]() |
出版日期 | 2011-05-15 |
期号 | 3页码:343-352+398 |
关键词 | 黑熊 GAP分析 生境评价 最小成本路径分析 生境廊道 |
中文摘要 | 明确物种生境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对制定合理有效的保护对策十分重要。本文以黑熊(Ursus thibetanus)为研究对象,以其重要栖息地秦岭山系为研究区域,选取68个黑熊分布点数据和34个环境因子,应用MAXENT模型分析其生境空间分布及主要影响因子,以最大化Kappa值的生境适宜性指数为阈值划分适宜生境,结合已建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空缺分析,并通过构建阻力面和最小成本路径分析,开展黑熊生境廊道规划。结果表明:人类干扰和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黑熊生境选择的主要生态因子,居民点密度、到荒草地距离、到耕地距离3个因子对黑熊生境选择有重要影响,其综合贡献值分别为21.4%、17.5%和15.9%,到阔叶林距离、到水体距离等因子次之。黑熊的适宜生境主要集中分布在秦岭山系主脊的中西部地区,占整个秦岭山系面积的19.23%。空缺分析表明:已建自然保护区群覆盖了23.49%的适宜生境,但尚有8,480km2处于保护区之外。为更有效保护秦岭黑熊及其生境,建议建设12条生境廊道,同时结合其他物种进行系统保护规划。 |
公开日期 | 2011-12-31 |
源URL | [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2684] ![]() |
专题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齐增湘,徐卫华,熊兴耀,等. 基于MAXENT模型的秦岭山系黑熊潜在生境评价[J]. 生物多样性,2011(3):343-352+398. |
APA | 齐增湘,徐卫华,熊兴耀,欧阳志云,郑华,&甘德欣.(2011).基于MAXENT模型的秦岭山系黑熊潜在生境评价.生物多样性(3),343-352+398. |
MLA | 齐增湘,et al."基于MAXENT模型的秦岭山系黑熊潜在生境评价".生物多样性 .3(2011):343-352+39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