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构成指数在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陈高,邓红兵,代力民,吴钢 |
刊名 | 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05-07-25 |
期号 | 07页码:1497-1501 |
关键词 | 生态系统健康 综合构成指数 阔叶红松林 干扰 |
中文摘要 | 首次提出综合构成指数(IntegratedComposeIndex,ICI)模型ICI=ln∑B×∑IV×CAV。通过选取目前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区主要林分类型(原始阔叶红松林,不同干扰模式造成的择伐林、次生白桦林和人工落叶松林等)共29块样地进行群落结构和生物量调查,以原始阔叶红松林作为健康基准,定量评估了各受损生态系统的健康现状及恢复趋势。结果表明综合构成指数是一种易操作的能定量描述受干扰系统健康差距的度量方法。利用分层[主林层(H≥18m)、亚主林层(18m>H≥10m)、演替层(10m>H≥2.5m)和更新层(H<2.5m)]的综合构成指数值可定量不同干扰模式造成的受损系统与健康基准之间的健康差距。健康基准是12.77,与之差距越大,表明受干扰破坏越大,系统健康程度越低。29块样地分为8个类型,6个受干扰类型依距离原始健康基准的远近排序为:结构转换型0.64<结构破坏型0.75<结构保留型0.85<严重干扰类型1.95<白桦林系列2.07<人工落叶松系列2.89。综合构成指数的上层(主林层和亚主林层)指数能表示群落结构现状和目前处于演替阶段的位置;下层(演替层和更新层)指数能表示群落向健康基准类型恢复的潜力,值越大,潜力越大。上下两层综合能说明群落受到干扰的强度和后果。上下两层差值D对于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来说,健康基准类型D位于0.28~0.35之间,如0 |
收录类别 | CNKI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1-05-05 |
源URL | [http://210.72.129.5/handle/321005/53906] ![]() |
专题 |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期刊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陈高,邓红兵,代力民,吴钢. 综合构成指数在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中的应用[J]. 生态学报,2005(07):1497-1501. |
APA | 陈高,邓红兵,代力民,吴钢.(2005).综合构成指数在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中的应用.生态学报(07),1497-1501. |
MLA | 陈高,邓红兵,代力民,吴钢."综合构成指数在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中的应用".生态学报 .07(2005):1497-1501.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