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太阳活动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的规律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 作者 | 孙长安 ; 杨本有 |
| 刊名 | 天文学报
![]() |
| 出版日期 | 1992 |
| 卷号 | 33期号:2页码:179-185 |
| 关键词 | 太阳活动 旱涝规律 灾情评估 |
| ISSN号 | 0001-5245 |
| 中文摘要 | 本文通过对太阳周不同时段旱涝频率的分析,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旱涝存在22年和11年重现周期,这恰好与太阳黑子11年周期有关,在太阳周升时段以旱灾为主,平均旱涝比为3.2比1,经过5.5年左右到降时段,则以涝灾为主,平均涝旱比为1.8比1,第22太阳周峰年已经过去,粗略估计1996年是第23太阳周的谷年,因而在目前的降时段(最近几年),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大涝为主,以后大涝再逐时段减少.在1990—1995年期间,预计发生大涝3次,大旱1次;在1995—1997年期间,大涝1次,大旱1次;在1997—2000年,大涝1次,大旱2次. |
| 学科主题 | 天文和天体物理 |
| 公开日期 | 2012-03-03 |
| 源URL | [http://libir.pmo.ac.cn/handle/332002/3954] ![]() |
| 专题 | 紫金山天文台_PMO中文期刊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孙长安,杨本有. 太阳活动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的规律[J]. 天文学报,1992,33(2):179-185. |
| APA | 孙长安,&杨本有.(1992).太阳活动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的规律.天文学报,33(2),179-185. |
| MLA | 孙长安,et al."太阳活动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的规律".天文学报 33.2(1992):179-18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紫金山天文台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