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青藏高原高原鼠兔和根田鼠能量代谢、产热能力和体重的季节性调节及其影响因素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王建梅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6-06-13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授予地点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导师王德华
关键词高原鼠兔 根田鼠 体重 体脂 瘦素 解偶联蛋白1(UCP1) 基础代谢率(BMR) 非颤抖性产热(NST) 褐色脂肪组织(BAT) 能量摄入 青藏高原
中文摘要本文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 1.野外条件下,在冬季高原鼠兔和根田鼠NST增强。褐色脂肪组织中COX和UCP1是调节整体NST变化的细胞和分子基础。提高产热能力是两种动物适应冬季严寒条件的主要方式。高原鼠兔在季节性环境中维持相对稳定的体重、体脂含量和血清瘦素含量。根田鼠在冬季体重、体脂含量和血清瘦素含量下降。冬季瘦素含量降低,可以作为“饥饿信号”使动物增加能量摄入;夏季血清瘦素含量较高,起“饱食信号”作用,避免动物过度摄食。半自然驯化条件下,高原鼠兔在冬季体重降低,NST增强,摄入能增加,体重变化与野外条件下有差异;根田鼠在冬季体重显著降低,NST和能量摄入显著增加,与野外条件下的变化相一致。 2.短光照驯化对高原鼠兔的体重、体脂和血清瘦素含量和产热能力没有影响,摄入能提高。根田鼠在短光照条件下,体重降低,血清瘦素含量没有变化;产热能力和摄食量等增加,光周期是诱导根田鼠体重、能量代谢和产热能力变化的重要环境信号。 3.在限食条件下,高原鼠兔和根田鼠通过降低体重、代谢率和产热能力来减少能量支出。瘦素含量下降可作为“饥饿信号”促使动物增加摄食量。 4.高海拔处,高原鼠兔体重增加。去除体重的影响后,血清瘦素含量降低。T3含量、肝脏组织中线粒体蛋白含量和COX活性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暗示动物的基础代谢水平可能增加。BAT中UCP1含量没有显著差异。 高原鼠兔和根田鼠主要通过在整体、器官、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适应性生理调整来应对高寒环境。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12-20
页码143
源URL[http://ir.nwipb.ac.cn/handle/363003/3036]  
专题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建梅. 青藏高原高原鼠兔和根田鼠能量代谢、产热能力和体重的季节性调节及其影响因素[D].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200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