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县域尺度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苗泽伟
学位类别博士后
答辩日期1998-07-01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王如松
学位专业生态学
中文摘要区域农村和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机制和能力建设研究是区域农业和农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 以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一河北省正定县为案例, 以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虚拟动态模拟和实际情景统计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运用面向对象(Oriented-Objective)的高级编程语言, 结合专门的模拟工具语言,对城郊型内陆平原县农业和农村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机制和能力建设进行了研究。
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 设计和编制了区域生态系统人口预测模型、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数模型、生态系统要素相互关系层次分析模型、农村剩余劳动力预测模型、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预测和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模型、限定记忆的生态系统回归预测和检验一体化模型和正定县农村和农业生态系统运行仿真模型。
运用上述模型,对正定县区域农村和农业生态系统运行状况进行了辩识与诊断、评价与预测(Assessment and Forecast)、关系整合和优化(Interaction Synthesisand Operation)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城郊型内陆平原县农业和农村生态系统开放性强, 系统边界不明显,能量、物质、信息、资金在系统中流动较快,流动和循环组分与环节较简单,许多循环呈开环状,人工优势种明显,生态系统演替进程受人为干扰作用较大。该系统内部自然景观异质性较小,系统内部发展水平空间分布较为均匀和平衡。
2正定县农业和农村生态系统中种植业较为发达, 初级产品在系统中附加值不高,在系统内深加工和再循环的力度不够, 第二、三产业发育相对不足。系统内能流和物流网络不够发达, 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存在缺陷。 1991年至1996年,一、二、三产业比例构成与时间序列数据的关系分别为:y=1.332lx4-16.913X3+74.783xz.134.45x+109.17 r=1.0000 P<0.01
y=2.927x+40.023 r=0.973 1 P其中一、三产业呈四阶多项式波浪型曲线,波动周期二者相差l/2个周期左右。
3根据正定县与邻域农业生态系统的横向比较和评价, 正定县A=[5], 处于中上水平, 系统较脆弱。正定县农业和农村生态系统1991至1996年运行状况和发展潜力综合评价为:I[1995]=0.639l>I[1994]=0.630@I[1996]=0.5713,评价结果为:A[1995]:6, 较高水平,A[1994]=6, 较高水平。A[1996]=5, 中上水平。农业生态系统运行总体质量不高。综合评价指数与时间序列拟合曲线为:y=-O.009x3+O.0619x2+O.058x-0.069 r=O.9784 P4根据正定县农业和农村生态系统可持续能力建设中各要素的组合权重排序, 在准则层中, 农业和农村生态系统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最重要(权重w=0.3998), 其次是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功能的培育与提高(w=0.3781); 在方案和因素层中, 经济持续度最重要(w=0.2932), 其次是种植业发展(w=0.2321)因素,再次是农产品深加工(w=0. 1020), 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产业化分别是第四(w=0。1003)和第五(w:0.0679)。
5正定县生态系统人口总量在1995年至2005期间仍将持续上升, 到本世纪未2000年将比1995年增加45886人, 累计上升8.202% 。到2005年全县人口将达到654870人, 比1995年人口增长95394人, 累计增加17.051% 。在十年期间人口总量变动与时间序列呈拟合直线关系: y=9586.9x+547990 r=O.9978P6正定县农村生态系统中农村总劳动力和劳动力需求量与时间序列分别呈对数曲线和3阶多项式波浪型曲线,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水平:y=17154Ln(x)+253437 r:0.9887 P7正定县农村生态系统中农民人均纯收入(y1)与恩格尔系数(x。)、农产品商品率(xz)、劳动者素质(xs)、人均农业总动力水平(x。)和农业生态持续度(x。)的关系,经限定记忆的回归预测模型拟合,多元回归方程为:y1=一25.398x~-0.448x2+254.010x3+467.934x4+
207.524.5—616.68。2r=U.9989 P变量变动后拟合多元回归方程为:yl=一40.056x2+1.879x3+398.62lx4+249.695x6—847.93l,r=0.9999 P8正定县农业和农村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应以集约高效型的资源开发模式为基础, 以知识经济型的生态工程(产业工程、环境工程)为途径, 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结构多样化的和多种经营形式的生态农业模式, 使其由目前“ 二元循环” 结构转变为“ 三元循环” 或“ 多元循环” 结构, 加强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推进区域农业和农村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学科主题系统生态学
公开日期2011-10-19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1298]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苗泽伟. 县域尺度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1998.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