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贸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实例分析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赵英民 |
学位类别 | 博士 |
答辩日期 | 2002-12-26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授予地点 | 北京 |
导师 | 赵景柱 |
关键词 | 环境 国际贸易 绿色壁垒 可持续发展 对策 |
学位专业 | 生态学 |
中文摘要 | 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如何协调环境与贸易的关系,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国际贸易, 已经成为我国加入WTO后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在分析当今世界国际贸易、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的基础上,对环境与贸易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同时以中国为实例,系统地研究了中国环境与贸易及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等问题。 首先对当前在环境与贸易领域的主要理论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提出了环境与贸易问题的实质是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问题,环境成本内在化是协调环境与贸易关系的关键,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环境与贸易两者协调的理论基础。绿色贸易壁垒在促进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同时,正逐步成为替代关税和一般非关税壁垒的新的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食品和农产品、纺织品和服装、 机电、轻工、医药等产品出口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全面考察和研究了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环境的影响,调查分析了污染密集产业和危险废物向我国转移的情况和发展趋势,特别针对有效促进环境与贸易协调发展的中国环保产业提出了优先发展领域及发展对策建议。 环境对贸易的影响,主要是各国环境政策以绿色贸易壁垒的形式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在研究国际环保公约和技术性贸易中与环保相关的有关规定对我国贸易影响的同时,重点研究了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针对我国主要出口产品的绿色贸易壁垒内容和这些壁垒对我国主要生产行业的影响。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环境与贸易协调发展的国际对策及原则。同时提出了我国协调环境与贸易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建立健全我国与贸易有关的环境管理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体系;加强环境标志认证、清洁生产推广等环境管理制度;加强国际合作与协商:发展绿色服装、绿色包装等绿色产业与产品:建立调节环境与贸易的经济调控手段;发展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等。 |
学科主题 | 系统生态学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1-12-07 |
源URL | [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2026] ![]() |
专题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赵英民. 环境与贸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实例分析[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