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中国生态平衡施肥专家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郭喆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02-06-01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侯彦林
关键词生态平衡施肥模型 专家系统 特征参数
学位专业生态学
中文摘要施肥问题是与作物产量、品质、生产成本、土壤培肥等农业问题和肥料面源污染等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的农业技术,现有施肥理论和技术体系难以实现施肥多目标的目的,因此,建立新的施肥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必然。
本文对现有的三类六法施肥模型,特别是目标产量法和函数法施肥模型的特点、弊端和施肥量预测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标产量法参数过多,参数易变且参数准确测定较为困难;函数法施肥模型中没有考虑土壤测定值等因素,难以按地块诊断施肥。
在此基础上,对生态平衡施肥理论及其技术体系进行了全面介绍;以此为理论和方法基础,结合中国国情,建立了生态平衡施肥专家系统,应用高级编程语言‘和多媒体技术,完成了“中国生态平衡施肥专家系统软件”的编制工作;软件完成后以吉林省为例,建立了主要作物、果实和蔬菜施肥参数数据库:1999—2001年在内蒙古元宝山区进行了生态平衡施肥参数试验,在获得施肥参数的基础上,应用专家系统对测土条件下地块施肥量进行了预测,并在大田条件下进行了产量检验。
“中国生态平衡施肥专家系统”,将中国划分为12个一级施肥区、38个二级施肥区,在每个二级施肥区内,最大限度地收集与施肥有关的资料和数据,在对二级区土壤有效养分现状和肥料田问试验结果掌握的基础上,建立施肥基本参数数据库、施肥模型库和专家知识库等,以生态平衡施肥模型中的最大施肥模型、经济施肥模型和生态施肥模型为基础,分别建立区域作物施肥模型,即不测土条件下地块半定量施肥模型,并将地块水肥条件、前茬作物、前茬施肥量、平年产量、当季有机肥计划用量和降水年型等作为影响因素,再根据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将区域施肥模型转化为地块施肥模型,通过综合分析和优化,最后得出当季经济或最大或生态定量施肥方案。
研究表明,生态平衡施肥是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施肥理论;生念平衡施肥模型在质量守衡定律之下将测土施肥模型和肥料效应函数模型的双重功能统⋯.起来,参数信息量丰富、变异小、容易获得,模型计量准确,易于应用。因此,生念平衡施肥模型为精准施肥的推广普及和防止肥料面源污染提供了新的计算方法,其理论意义深刻;所研制的施肥专家系统是推广生态平衡施肥技术的高科技产品,应用前景广阔。
学科主题系统生态学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12-07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2047]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郭喆. 中国生态平衡施肥专家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