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白洋淀地区污染状况的生物毒性评价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马梅,王子健,祝心如,李雪梅,张鸿卿
刊名生物毒性检验,白洋淀,多指标方法。
出版日期1995-06-30
期号3页码:166-170
关键词中国环境科学
中文摘要从1992年10月到1994年4月先后几次对白洋淀集水区,包括淀区及排污河道等十几个样点进行了水样采集和多指标生物毒性检验。选用的生物组合包括:荧光发光菌(Photobacteriumphosphorum)、斜生栅藻(Scenedesmusobliqnus)和大型(Daphiniamagna),罗非鱼(Tilapiamossambica)鱼肝细胞毒性检验,结果表明大部分样品对光合藻有明显刺激生长的作用。污水库沿线和安新县排污渠水样对浮游动物有毒性作用。府河沿线的水样仅对鱼肝细胞有毒性作用,对发光菌无明显抑制。这些潜在的生物毒性效应是否会影响白洋淀淀区的水生生态系统,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公开日期2012-04-05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4613]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马梅,王子健,祝心如,李雪梅,张鸿卿. 白洋淀地区污染状况的生物毒性评价[J]. 生物毒性检验,白洋淀,多指标方法。,1995(3):166-170.
APA 马梅,王子健,祝心如,李雪梅,张鸿卿.(1995).白洋淀地区污染状况的生物毒性评价.生物毒性检验,白洋淀,多指标方法。(3),166-170.
MLA 马梅,王子健,祝心如,李雪梅,张鸿卿."白洋淀地区污染状况的生物毒性评价".生物毒性检验,白洋淀,多指标方法。 .3(1995):166-170.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