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粉体辐射接枝改性的高分子滤膜的制备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邓波 |
学位类别 | 博士 |
答辩日期 | 2008-05-27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授予地点 |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导师 | 盛康龙 |
关键词 | 聚醚砜(PES) 聚偏氟乙烯(PVDF) 微滤 纳滤 辐射接枝 丙烯酸(AAc) 甲基丙烯酸(MAA) pH敏感 抗污染 |
其他题名 | Preparation of filtration membrane based on modification of polymer powder by radiation-induced grafting method |
中文摘要 | 膜分离过程中的污染问题严重阻碍了膜技术的推广应用。膜表面接枝亲水性单体的方法能有效降低膜污染,但其导致的膜孔径、孔径分布及膜表面粗糙度的变化,会影响膜的通量及截留性能。 针对膜表面直接改性方法的缺陷,本文提出了对聚合物粉体先接枝改性后制备成滤膜的方法。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方法能显著提高膜的水通量和截留率,提高膜的抗污染性能。 用60Co γ射线将亲水性单体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辐射接枝于PVDF和PES粉体上,系统研究了各种反应条件下的辐射接枝动力学。用N-甲基吡咯烷酮(NMP)作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成孔剂、水为沉淀剂,采用相转化沉淀法将改性粉体制备成微滤膜和纳滤膜,并考察了各种膜的结构和性能。 用PES-g-PAAc 制备的微滤膜,其水通量随水溶液pH值的变化(pH1~9)发生了4–5倍的变化,表明粉体改性聚合物的微滤膜具有很好的pH敏感性。且接枝率越高,膜的pH敏感性越强。 粉体改性聚合物微滤膜还具有很好的抗蛋白质污染性能。用PVDF改性粉体制备的微滤膜的抗污染性能明显高于PES改性粉体。 研究了PES-g-PAAc相转化法制备滤膜中PVP添加量和蒸发时间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S含量为25%,PVP含量为3%,蒸发时间为50 s,可获得水通量和截留率均较高的纳滤膜。接枝PES粉体制备的纳滤膜脱盐性能测试表明,此类荷负电纳滤膜的孔径虽数倍于常规纳滤膜,由于静电排斥和孔径筛分的双重作用,对盐水溶液仍具有较高的脱除率,四种盐的脱盐率依次为:硫酸钠>氯化钠>硫酸镁>氯化镁,且均随压力增大。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2-04-11 |
页码 | 124 |
源URL | [http://ir.sinap.ac.cn/handle/331007/7257] ![]() |
专题 |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_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04-2010年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邓波. 基于粉体辐射接枝改性的高分子滤膜的制备[D].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0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