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川西獐牙菜和椭圆叶花锚化学成分的高效分离制备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贾静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11-05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李玉林
关键词川西獐牙菜 椭圆叶花锚 高速逆流色谱 制备液相色谱 化学成分 高效分离纯化方法
学位专业植物学
中文摘要川西獐牙菜(Swertia mussotii) 系龙胆科獐牙菜属2年生草本植物,藏药名“桑蒂”,为 “藏茵陈”的主要原植物之一。具有清热解毒、利胆退黄功效,全草用于治疗肝胆疾病。在我国云南、西藏、四川的西部及青海的海西、海北、黄南、玉树、果洛等地区均有分布,生长于海拔3 800~5 000 m的高寒地区。
椭圆叶花锚(Halenia elliptica)也是藏药 “蒂达”的主要原植物之一,性味苦寒,清热利湿;平肝利胆,用于急性黄疸性肝炎,胆囊炎,头晕头痛,牙痛。广泛分布于西藏、四川、青海、新疆、甘肃、内蒙等省区,多生长在海拔2 500~4 200 m的河沿两岸及其附近灌丛林地、林下湿地,资源蕴藏量大。
本学位论文对青藏高原特色藏药川西獐牙菜和椭圆叶花锚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研究,建立了两种植物化学成分的高效制备分离方法,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和结论。
1、采用HSCCC与PR-HPLC分离制备方法,从川西獐牙菜氯仿萃取物制备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1-O-β-D-葡萄糖-5,8-二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S-1)、1,8-二羟基-3,5-二甲氧基口山酮 (S-2)、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酮(S-3)、1-羟基-3,7,8-三甲氧基口山酮(S-4)及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口山酮(S-5)。
2、建立了分离纯化川西獐牙菜苷类成分HSCCC分离制备方法,从其水溶性部位得到3个苷类成分,分别是:1-O-樱草糖-3,5,8-三甲氧基口山酮 (S-6)、异荭草苷 (S-7)、7-O-[α-L -吡喃鼠李糖-(1→2)-β-D -吡喃木糖]-1,8-二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S-8)。
3、采用HSCCC分离制备方法,从椭圆叶花锚氯仿萃取部位分离纯化得到2个口山酮苷元成分:1-羟基-2,3,5-三甲氧基口山酮(H-1)、1-羟基-2,3,4,5-四甲氧基口山酮(H-2)。
4、采用HSCCC分离制备方法,从椭圆叶花锚水溶性部位制备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1-羟基-2,3,5-三甲氧基口山酮(H-1)、1,7–二羟基-2,3,5-三甲氧基口山酮(H-3)、1-O-樱草糖-2,3,4,5,7-五甲氧基口山酮 (H-4)、1-O-樱草糖-2,3,4,7-四甲氧基口山酮(H-5)、1-O-樱草糖-2,3,4,5-四甲氧基口山酮(H-6)、1-O-樱草糖,-2,3,5-三甲氧基口山酮(H-7)。
学科主题生物科学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2-05-11
源URL[http://ir.nwipb.ac.cn/handle/363003/3440]  
专题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贾静. 川西獐牙菜和椭圆叶花锚化学成分的高效分离制备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