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光增强二氧化钛常温气敏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高世安 |
学位类别 | 博士 |
答辩日期 | 2008-05-29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授予地点 | 金属研究所 |
导师 | 冼爱平 |
关键词 | 二氧化钛 溶胶凝胶法 光响应 氧敏 可见光 |
学位专业 | 材料加工工程 |
中文摘要 | 半导体气敏材料是材料科学中一个活跃的领域,如何改善材料在室温附近的气敏性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近年来有学者发现,光照可改善半导体气敏特性。本文选择这一领域为研究背景,重点研究了材料制备工艺与TiO2基气敏膜光响应和光增强氧敏特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采用一种新的溶胶-凝胶工艺,以钛酸四丁酯和乙醇胺简单二元系为原料,在金电极上制备了TiO2薄膜。重点考察了烧结温度对光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它对TiO2薄膜的可见光响应和光增强氧敏性能有重要影响。在480nm波长的可见光照射下,当样品在450℃到500℃下烧制时,TiO2薄膜有显著的光响应和光增强氧敏响应;与此相反,当样品在低于400℃或高于500℃烧制时,光响应及光增强氧敏响应几乎消失。热重-差热扫描量热-质谱的分析结果显示,空气中TiO2干凝胶前驱体在400℃到470℃之间加热时,有一个较大的失重(约18 wt.%);释放的气体经质谱仪检测,主要是H2O和CO2。这一结果揭示TiO2在可见光照射下所显出的光响应及光增强氧敏响应与溶胶-凝胶工艺中不可避免的杂质有关,主要是残余碳或碳氢化合物,当它们大部分被氧化除去时,TiO2薄膜的光响应及光增强氧敏响应最好;讨论中还提出这一过程与TiO2膜中形成微孔结构有关。 此外,本文在上述二元溶胶-凝胶工艺中通过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制备了一种多孔的TiO2薄膜。当溶胶体系中单独添加PVP时,制得的TiO2薄膜具有多孔性,并在室温和可见光照射下有明显的氧敏性;当在上述溶胶-凝胶工艺中同时添加PVP和柠檬酸(CA)时,TiO2膜的氧敏性很差。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单独添加PVP时,烧结后TiO2薄膜是多孔的,而同时添加使用PVP和CA时,TiO2薄膜具有致密而连续的微观形貌。文中对这种多孔膜结构与TiO2基气敏膜光响应和光增强氧敏特性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讨论。 最后研究了贵金属Pd掺杂的TiO2,用多元醇还原的方法制备了一种TiO2纳米膜。在这一方法中用Pd(acac)2作Pd源,乙二醇作还原剂,TiO2纳米粉末(Degussa P25)作载体。样品用TEM、XPS和FSEM等技术对其微观结构和化学状态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经乙二醇的还原,纳米Pd高度地分散沉积在TiO2颗粒表面;以此为原料制膜,在不同的温度下烧结后,在可见光照射下测量了PdO/TiO2膜的光响应和光增强氧敏特性。结果显示,这种TiO2膜的光响应和光增强氧敏特性明显受烧结温度影响。350℃下烧制样品的性能要明显优于550℃烧制的样品。XPS测定显示350℃下烧制样品中的Pd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讨论中提出一种观点,认为高温烧结时PdO受热分解成为金属Pd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2-04-10 |
页码 | 91 |
源URL | [http://ir.imr.ac.cn/handle/321006/16907] ![]() |
专题 | 金属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高世安. 可见光增强二氧化钛常温气敏特性研究[D]. 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200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金属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