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冲击压痕法测量残余应力中的塑性区问题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陈怀宁,林泉洪,陈静,于哲夫,赵颖华
刊名焊接学报
出版日期2001-10-30
期号5页码:21-23+3
关键词压痕法 残余应力 塑性区 有限元
中文摘要冲击压痕法作为近年来出现并已得到工程应用的一种新型残余应力测量技术 ,正在受到日益重视。已有试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的有效应用必须基于避开压痕周围的塑性区 ,利用压痕外的弹性区应变增量变化规律 ,但目前尚无定量的理论分析结果。本文采用有限单元法 ,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采用压痕法测定残余应力时压痕周围塑性区的变化规律 ,发现对于一般金属材料 ,当压痕直径为1.2mm、残余应力达到材料屈服强度时 ,从压痕中心算起的塑性区半径约为 4mm。该塑性区尺寸为设计专用压痕法测量残余应力用应变花提供了重要依据 ,从而可以保证应力测量时将应变栅布置在塑性区外 ,避免塑性区的应变扰动导致压痕法测量残余应力时的线性规律发生偏离
公开日期2012-04-12
源URL[http://ir.imr.ac.cn/handle/321006/26771]  
专题金属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怀宁,林泉洪,陈静,于哲夫,赵颖华. 冲击压痕法测量残余应力中的塑性区问题[J]. 焊接学报,2001(5):21-23+3.
APA 陈怀宁,林泉洪,陈静,于哲夫,赵颖华.(2001).冲击压痕法测量残余应力中的塑性区问题.焊接学报(5),21-23+3.
MLA 陈怀宁,林泉洪,陈静,于哲夫,赵颖华."冲击压痕法测量残余应力中的塑性区问题".焊接学报 .5(2001):21-23+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金属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